[SUV中國網 試駕]
城市SUV在強調城市內用車便利性的同時,是否還需要保留一些野性,這一直是爭論不斷的話題。對于城市SUV來說,野性并不等同于極限的非鋪裝路面攀爬或是涉水。能經歷寒冬低溫的考驗,能在冰天雪地中離開公路走得更遠更安全,這大概是許多北方SUV用戶最切實際的用車需求。日產奇駿和豐田RAV4這兩款車就是以這樣的標準在不斷進化,雖然新一代的奇駿缺少了一部分曾經的“野性”,但在我們看來它的本質沒有變,而RAV4這個老牌勁旅卻更顯陽剛之氣。來到冬日內蒙古的冰雪世界,這兩款日系緊湊級SUV的代表將上演一場冰雪之戰。
本次愛卡汽車帶著兩款測試車來到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達里諾爾湖,這里有平原、有冰雪、有零下20℃的寒冷空氣,這會為我們的測試車輛帶來極大的考驗。那么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下,究竟誰會表現得更強?讓我們拭目以待。
日產奇駿VS豐田RAV4:低溫冷車啟動怠速對比
首先我們來看兩車在低溫狀態下冷車啟動時的怠速表現。兩車啟動前均已在室外停車場停留了一整夜(錫林浩特市夜間氣溫在零下20℃以下),啟動時間為早晨7:00,室外氣溫在-18℃左右。
通過下面的視頻我們可以看出,兩車在低溫狀態下冷車啟動怠速都很穩定,沒有任何抖動,其中豐田RAV4啟動后初始轉速維持在2000轉左右,經過大約10分鐘轉速逐漸降低并穩定在1100轉;而日產奇駿啟動后初始轉速略低,在1400轉左右,經過約10分鐘轉速降低并穩定在800轉左右。
日產奇駿VS豐田RAV4:冰雪路面加速/制動對比
先來了解一下兩款車在動力系統上的參數情況:
日產奇駿/豐田RAV4 動力參數對比 | ||
車型 | 東風日產奇駿 | 一汽豐田RAV4 |
車款 | 2014款2.5L CVT至尊版4WD | 2013款2.5L自動四驅精英版 |
發動機 | 2.5升自然吸氣發動機(QR25) | 2.5升自然吸氣發動機(5AR-FE) |
變速箱 | CVT(可模擬7速) | 6擋手自一體 |
最大功率 | 137kW(186Ps)/6000rpm | 132kW(180Ps)/6000rpm |
最大扭矩 | 233Nm/4000rpm | 234Nm/4100rpm |
當我們到達達里諾爾湖時,湖面上的積雪已經不多了,露出的大面積冰面已經不適合再做任何常規測試項目,況且兩款車都采用了原廠輪胎設定,所以我們臨時將湖面上的對比測試改為對比體驗。
雖然在體驗環節上與以往測試項目基本相似,但車輛性能在這種抓地性能極差的路面環境下已經不再是最關鍵的因素。誰能夠最先沖出去或在最短的距離將車完全剎停才是我們的對比的目的。
說在最前面,其實在達里諾爾湖的對比項目中,最難的并不是我們對車輛的控制,而是如何將樁桶擺放到一條直線上,那是因為在一望無際的湖面上沒有任何建筑或是標記可以當做參照物。
多片離合器的四驅系統廠家都會標定出50:50的扭矩分配比例,但是究竟能否達到50:50,又或者誰在后軸分配的扭矩更多,在沒有上過專業的四驅馬力機之前是不可能知道具體比例的。
在多次加速對比中,奇駿總是第一個順利沖出起跑線。影響結果的除了四驅系統前后軸分配比例,當然也有兩車原廠輪胎上不同的細微花紋以及車身自重。
日產奇駿VS豐田RAV4:通過性參數對比
兩車的車身通過性參數上,可以看到RAV4更占優勢,而奇駿由于在換代后走城市化路線,接近角及離去角都不及RAV4的出色,況且RAV4的軸距也要更短。但在離地間隙上,奇駿扳回了一些,212mm的離地間隙比RAV4的174mm高出了不少。當然,兩款車都不可能作為真正的“越野車”,所以在這一項對比上豐田RAV4小勝。
日產奇駿VS豐田RAV4:四驅系統/雪地脫困對比
奇駿所采用的四驅系統跟上一代車型沒有區別,還是那套可靠的適時四驅系統,依靠中央多片離合器式限滑差速器來實現前后扭矩分配,而輪間限滑則通過四輪電子輔助制動系統來實現。奇駿可以通過中央旋鈕手動選擇三種驅動模式,分別是2WD模式、AUTO模式、LOCK模式。2WD模式為前輪驅動,日常駕駛更省油;AUTO模式下一般情況默認是前驅狀態,但傳感器監測到各個車輪的轉速差也會適時向后軸分配動力;而在LOCK模式下前后軸動力輸出分配理論上可以固定在50:50。
RAV4同樣是用多片離合器做中央差速器,也是以前驅為主的適時四驅系統,只有前輪打滑時才分配扭矩到后輪,它的輪間限滑功能同樣由四輪電子輔助制動來實現。RAV4的四驅系統擁有一個LOCK模式,啟動之后會把中央多片離合器完全壓緊,理論上可以實現前后50:50的扭矩分配。只要車速保持在40km/h以下,就可以長時間以這種鎖定的狀態行駛。除此之外RAV4還有一個SPORT模式,這種模式下四驅系統會主動把更多扭矩分配到后輪,來幫助車輛更好的加速。
天然的雪地坑溝比滑輪組更能檢驗四驅系統的作用,而且也更符合北方用戶使用此類城市SUV四驅的用途。既然兩車都是以前驅為主的適時四驅,我們就人為的讓車輛前輪陷入雪溝中,測試被分配到后輪的扭矩能否幫助車輛脫困。
將使用2WD模式奇駿前輪陷入雪溝后,動力隨著空轉的前輪全部浪費,自然無法脫困。在使用AUTO模式或是LOCK模式下,一部分扭矩被分配至兩個有附著力的后輪,前后輪的轉速差別不大,有附著力的后輪推著奇駿得以脫困。由此看來,強度不大的軸間扭矩分配測試難不倒奇駿。
斜著通過雪溝人為讓左前輪和右后輪陷入沒有附著力的困境,以此模擬交叉軸的局面,更能檢驗車輛的軸間扭矩分配和輪間限滑能力。當對角線的車輪幾乎沒有附著力,而右前車輪附著力也較低時,奇駿在2WD固然無法脫困,而在AUTO模式下,雖然車身有向前的趨勢,但也有大部分動力從空轉的左前及右后輪流失。這樣看來,AUTO模式下奇駿輪間限滑能力有限。切換至LOCK模式,在前輪幾乎沒有打滑的情況下奇駿即成功脫困,有附著力的車輪釋放的扭矩充足,輪間限滑作用明顯。
奇駿2.5L冰雪脫困測試
RAV4的四驅控制只有自動模式和LOCK兩種模式,將前輪陷入雪溝附著力降低后,使用自動模式時,前輪只是經過了輕微的打滑就將扭矩分配到后輪,雖然后軸被分配到的扭矩比例不大,前后輪有著明顯的轉速差,但車輛仍能成功脫困。這樣看來,在自動四驅模式下,RAV4能快速的向后輪分配扭矩。
在斜向通過雪溝模擬交叉軸的測試中,RAV4的對角線車輪幾乎沒有附著力時,大部分動力從RAV4的左前輪和右后輪浪費。與奇駿的情況一下,在四驅自動模式下,RAV4的輪間限滑能力也十分有限,電子輔助制動不能剎住打滑一側的車輪。切換至四驅鎖止(LOCK)模式,車身依舊沒有向前的趨勢,扭矩全部從打滑的對角線車輪流失。這種現象無論關閉VSC與否,都會存在。RAV4在四驅鎖止模式下的輪間限滑能力與四驅自動模式下基本沒有區別。
日產奇駿VS豐田RAV4:雪地操控對比
雖然都是有著較高重心的SUV車型,但憑借四驅系統的幫助還是能在雪地路面上獲得更穩健的操控。將奇駿的四驅模式調至自動,關閉VDC電子穩定程序,能感覺到扭矩傳遞到后輪幫助車輛轉彎,即便發生打滑現象,前后輪的轉速差也不明顯。提高速度后,奇駿在轉彎極限時呈現轉向不足,通過收油可以減少這種轉向不足的趨勢,但加大油門,動力也并不會更多的分配到后輪協助轉彎。
四驅模式調至LOCK,奇駿出現轉向不足的極限會提高,而通過重心轉移和收油補油的動作也能讓奇駿甩尾。若此時持續加油,奇駿也能維持較長時間的漂移狀態。簡單的說,在LOCK模式且關閉VDC穩定程序的情況下,奇駿的四驅系統向后軸分配的扭矩更多,通過油門修正車身姿態也提高了駕駛樂趣。
RAV4在使用自動四驅模式,關閉VSC電子穩定程序時,車輛同樣非常受控。但由于RAV4的車身重量較大,轉向時惰性較強,轉向不足出現的更早。通過收油自然能減少推頭的程度,但RAV4的VSC不能完全關閉,且四驅的兩種模式都不能通過持續的油門修正車頭指向,維持漂移狀態。總之,RAV4的四驅系統在向后軸分配扭矩時反應迅速,但后輛被分配的扭矩比例不高,輪間限滑能力有限,不能完全關閉的VSC也限制了車輛的動態響應,駕駛樂趣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