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風本田的苦覓多年的新突破口,不經意被杰德JADE所點燃。在執行副總經理陳斌波、副總經理(主管銷售)劉洪形成了新的“陳”、“劉”配之后,東風本田正在尋找更多的突破口。
平靜的度過了今年9月28日(去年中日釣魚島事件)之后,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陳斌波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在銷售旺季的2013年9、10月,東風本田相繼以3.18萬輛、3.61萬輛的成績連創單月銷量歷史最高,雙月環比增長超過56%。更讓他高興的是,曾經顛覆了東風本田形象的全新車型杰德自9月6日上市以來,截止10月底即銷售14000輛,遠超過了原先預期,成為繼CR-V、思域之后,公司一個新的增長點。

從2010年初接替劉裕和出任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開始,陳斌波與主管銷售的東風本田副總經理劉洪形成新的“陳”、“劉”配,在過去近四年以來,一直進一步完善公司的研發、供應鏈、制造、品質、營銷、管理六大體系,構建更加全面的全價值鏈競爭體系,在市場上一直沒有什么有效的突破口,直至杰德的橫空出世。
銷量超思域 成公司第二增長點

“杰德現在一個月能走20多輛,有的店達到30輛,都超過了思域。”東本廣州一經銷商對網通社稱,“杰德也帶來了更多的人流,在CR-V之后,我們太需要一款能走量的車型了”
東風本田副總經理劉洪在10月23號的本田中國FUNTEC大會上透露,截止10月20號,上市40天左右的JADE(杰德)批售銷量已經超過1萬輛,零售銷量超過5000輛,其中華南尤其暢銷,深圳和東莞部分經銷商,杰德銷量超過思域。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0月,杰德的銷量達到了7500輛,已經超過了思域,成為公司的第二大車型,僅次于CR-V。
當然,杰德作為新車,價格堅挺,相對而言,廠家更愿意賣杰德,有意控制思域的發貨量。
要知道,思域可是本田全球銷量最大的戰略車型,自1973年上市到2011年,歷經9代共40年歷史,全球銷量累計超過2000萬輛。在北美市場,它以月銷近3萬輛的成績,與豐田卡羅拉并駕齊驅,更是將福克斯、科魯茲、朗動踩在腳下。
杰德的表現也讓東風本田喜出望外,公司對該車的原計劃期望值為月銷3000名,明年全年才是5萬輛,杰德的表現遠超期望值。
在杰德的推動下,東風本田在9、10月連續超過3萬輛,這是東風本田歷史上的首次。劉洪認為,杰德的新概念轎車理念,已經迅速被年輕人接受。
而就在一年前,情況還截然相反,劉洪和他的銷售團隊則在四處奔波、滅火,消除9月份發生的一系列反日事件帶來的不良后果。2012年9月18日之后,東風本田的銷量銳減近1萬輛左右,包括此前日系車銷售的大本營廣東,都受到嚴重的打擊,這個數字還不如德系車一款車的銷量,甚至還罕見的出現了經銷商退網事情。
如果說“凌鋒組合”(凌派+鋒范)組合促成了廣汽的新崛起,那么,杰德+思域的“捷思”組合也同樣在市場最龐大的中級車市場并肩作戰。
開啟東本新十年
如果說凌派的崛起,揭開了廣汽本田“二次騰飛”序幕的話,那么杰德的異軍突起,則宣告了東風本田未來10年未來十年發展的“挑戰1+”中期事業計劃。據悉,到2015年,東風本田將投放6款新車型,FUNTEC技術也將得到全面應用,三年內的銷量目標將從去年的28萬輛提升至50萬輛,到2023年,東風本田將達成超過100萬輛的年產銷規模,晉升國內一線車企行列。
出任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三年時間以來,陳斌波一直思索著東本形成了“小市場大份額”的精品戰略定位,但隨著未來競爭加劇,以往年產二三十萬輛的企業將沒有生存空間,現有的“小而精”打法必須改變。
杰德旗幟鮮明的提出了80后的消費群,這是當下中國車市的最主要消費群。市面上雖然不少車型都以年輕群體作為目標,卻走上了同質化、中庸化的盲流,中級車市場上很難找到一款真正符合80后意識群體要求的產品,杰德就是這樣運營而生。
東風本田的車型全在1.8L以上,價格也基本上在12萬元以上,而在12萬元以下的小排量車型中,東本幾乎還是個空白,這一點與依賴凱美瑞、漢蘭達的廣汽豐田有異曲同工之處。而廣汽豐田的已經開始變革:預售6.98萬元起的致炫將于廣州車展正式上市,并采用了一系列的營銷創新,到2015年,中小型銷量占比達到40%。
東風本田也同樣面臨這種問題,將來還要推出小型SUV等車種,以往的打法肯定不行了,發展杰德時尚車型,不僅是為了擴大市場,更是為CR-V、思鉑睿等培育用戶。
作為本田在中國的全球首發車型,杰德的營銷手法也顛覆了以往東風本田形象。按照以往東風本田的慣例,一般的新車發布會都是在大家入駐的酒店里舉行。而這次杰德發布會去移師到上海黃埔江畔,還耗費巨資來搭建大棚。
整個發布會像是個大PARTY,一進門迎接大家的是英文歌手的歌手,杰德秀上模特的輪流上場恍惚讓人覺得是個時裝秀,而并非是新車發布會,而現場所播放的廣告片尺度之大,在東風本田歷史上相當罕見,“這太不像是東風本田風格了。”有媒體同行評論稱。這還不算是最離譜的,在廈門試駕的歡迎晚宴上,居然還出現了鋼管舞表演,讓人瞠目。而隨后在五大城市的杰德秀上,東風本田的領導也像少男少女們一樣,表現得活力四射。
擺脫CR-V依賴癥
說到東風本田,不能不提到CR-V,這款占據公司總銷量6成和大部分利潤的車型,幾乎成了東風本田的代名詞。依靠一款賺錢的CR-V,東風本田盡管規模不大,日子過得相當滋潤,東風本田也過著按部就班的生活,甚至還有點保守。但就如同門兄弟廣汽本田一樣,緊靠一款車型的日子是不安全的,必須有兩三款月銷過萬的車輛才能健康發展。
在杰德上量之后,CR-V在公司的占比銷量已經低于一半,公司初步擺脫了“CR-V”依賴癥。
五年之前的2008年,買一輛新世代CR-V等上半年,是常有的事情,最高加價幅度也在4萬元以上。但是,這樣違背市場規律的事情是靠不住,沉醉于CR-V加價的時候,東風本田的麻煩已經埋下伏筆。如今大家津津樂道的,是福特翼虎的加價和途觀的好日子。
CR-V一股獨大也讓東風本田苦惱不已。“過去很多人甚至只知道CR-V,卻不知道東風本田,我們未來是要改變長期形成的 ‘車型影響力大過品牌影響力’的現狀。”陳斌波曾多次這樣表示,這也意味著東風本田要盡快打破“過分依賴一款車銷售”的格局。
在SUV市場,CR-V也不再是一枝獨秀了,途觀的銷量已經多次超過CR-V,長安福特的翼虎、一汽豐田的新RAV4也在步步緊逼,即使是不被CR-V看在眼里的北京現代IX35,也多次實現對CR-V的“逆襲”,原本加價的CR-V,在市面也開始出現了優惠。
CR-V一著涼,整個東本都得感冒,原本是最賺錢的網絡,在短短兩年間,部分陷入虧損,這種落差恐怕是大家所沒有預想到的。
東風本田也不是不想消除CR-V“依賴癥”,2012年,原本是個很好的機會。思銘、全新CR-V、Insght和艾力紳接踵而來,推出的新車之多,為歷史上罕見。但曾經的輝煌CR-V從2012年年中開始走下神壇,在北美與卡羅拉并駕齊驅的思域入華六年,未能成為主流中級車,而思鉑睿更是被運動型市場的局限框定在狹隘的空間動彈不得,2012年夏天推出的MPV艾力紳原本計劃成為“MPV里的SUV,但生不逢時,這款外形內涵俱佳的MPV因為釣魚島事件沖擊,距離當初制定的銷售計劃相距甚遠,其市場表現也與其自身的實力存在落差。
或許,“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或許”,這就是東風本田10周歲成人禮所必須面對的,現在,如日中天的南北大眾也是經歷了2004-2008年的調整之后,才得以涅槃重生的,而上海通用在2007年時也面臨過新車斷檔、經銷商退網事件的沖擊,杰德將帶出一個新的東風本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