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頂級品牌能在各自的領域獨樹一幟甚至成為領先者,取決于它的創造,而非制造。其實,聯系到汽車上也同樣如此。
曾經跟一位汽車設計師朋友聊天,他說了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每每大家談到汽車設計,會給法國車冠上浪漫,會給意大利冠上超跑,會給日系車冠上細膩,會給英菲尼迪等一些品牌冠上優雅,卻忘了我們身邊的瑰寶,它就是紅旗。紅旗之于中國汽車,絕對是王冠上最亮的那顆明珠。
時間回溯到1958年,一起看看我們最該珍惜的中國汽車界的設計瑰寶,紅旗CA72,追尋它背后的故事。
如何讓全世界都記住這是中國的國車?用我們的文化。
59年前,那時候,全球的豪華設計標桿是什么?是德國車的莊嚴、是美國車的氣場。就像人生的發展一樣,初期都是在做加法,想讓一款定位高端的車型越大越好越寬越好。而在最初設計紅旗時,設計師程正老人就想跳出美國式的寬扁、光亮華麗的裝飾形式。
絕不同于其他國家,我們的文化深厚程度睥睨世界。于是,在中國傳統建筑上的門窗開口扇面、壽桃、如意等圖案就體現到了紅旗的設計上。前臉上,用扇面形圖案,形成扁長方形內有立條的裝飾框。水箱面罩的“扇面”造型在后來30年間一直在各種車型上沿用下來。就這一點,紅旗已經不同于任何車型。
解決了給人第一印象的前臉,內在同樣重要。為了做出精品紅旗車,當年還特別從福建省請來為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制作福建漆大花瓶的老藝人在長春操作試驗,歷經篩選確定使用“赤保砂”。
勞斯萊斯的魔毯線畫一條十幾萬?那也比不上赤保砂。
如果你聽聞過勞斯萊斯從車頭到車尾貫穿車身的那條魔毯線,知道畫一條魔毯線需要用多少原料、燃料以及人工,再知道它的價格多么昂貴,那你會對它心生贊嘆。
而紅旗的“赤保砂”則更為珍貴,不論是匠人的技藝還是材料的豐富程度,世間少有。老藝人在多層底漆上敷碎荷葉,形成層次豐富的美感,之后在此表面上鋪一層銀箔,再多次涂以琥珀色透明紅漆制作而成。全部工藝40多道工序,加工周期一個多月。能在汽車內飾上使用這一中國民間工藝,以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工匠精神”,絕非旁人可比。
除此之外,提到紅旗車,你還會想到什么?是車頭那面迎風招展的鮮艷紅旗吧!作為國車,一分一毫都不能以平凡視之,車標靈感來源于當時的時代特點。
當然,除了以上所說,令世界驚訝的地方還有很多。咱們老祖宗的文化當真是博大精深,而從中汲取的養分,也造就了紅旗高端典雅,底蘊深厚的豪華氣質。
譬如:
轉向燈處-在折扇形中網兩側附上梅花窗格圖案的轉向燈裝飾板。
細節之處-保險杠防撞錐采用云頭形,輪罩外圈采用云紋圖形,后尾燈采用宮燈造型。
內飾上,地板鋪有傳統手工地毯,在操縱手把、按鈕、旋鈕表面使用中國民間工藝景泰藍、象牙雕刻,座椅和頂棚采用中國杭州著名織錦廠的云紋織錦。喇叭面罩采用國畫裝飾。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并不是!我們僅僅挑出了其中的那些亮點講給大家,有關于文化的故事,豈是平凡的語言能夠描述。
縱觀全球,頂級品牌要么是皇室風格,要么是王宮風格,亦或者是勞斯萊斯那種帕特農神廟風格。汽車從誕生到發展的時間不過滄海一粟,能在一款車上體現5000年歷史的中國民間頂級工藝,把紅旗車打造成不僅是國家的象征,更是文化的象征,傳統藝術的象征,這,誰都無法比擬。
而有關于紅旗的故事,這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