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已經發展了六十年,這六十年中中國車企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分散到形成大的汽車集團。每一個大的汽車集團,背后都有一個掌門人作為主心骨,這些掌門人決定著中國汽車產業今后一段時間發展的方向。網通社對目前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汽車集團掌門人進行了盤點,這十位掌門人年齡范圍在49歲到6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5歲。

作為“少壯派”,徐留平、尹同躍、祁玉民和李書福的年齡僅為49、51、54和50;而徐平、張房有、徐和誼和廉小強,年齡在55-60歲之間,算是中國10大車企中的中堅力量;年齡最大的兩位徐建一、胡茂元雖已過了國企退休年齡,但卻是中流砥柱一樣支撐著兩家車企。
1、徐建一

徐建一,1953年12月出生于山東福山,1975年12月畢業于吉林工業大學汽車系汽車專業。1998年9月從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國際工商管理學院綜合與戰略管理專業畢業,獲工商管理碩士。曾在中國第一汽車制造廠(一汽的前身)汽車研究所、吉林省政府、吉林市政府以及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工作。2008年1月,徐建一正式就任一汽集團總經理。2010年底,徐建一升任一汽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2008年4月,上任不久的徐建一明確提出要“凝心聚力,求真務實,統一思想干自主,統一資源干自主”的口號,為一汽自主品牌事業的發展指出了方向。隨后他又提出自主發展的四個工作步驟:“第一生存,第二做實,第三做強,第四做大”。他上任之前,2007年一汽集團全年共銷售新車143.6萬輛萬輛,其中自主品牌銷量達到62萬輛。五年之后,雖然2012年全年汽車銷量高達264.59萬輛,但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僅為30.52萬輛。“標兵越來越遠,追兵越來越近”徐建一清楚地意識到目前一汽所面臨的境地。
在2013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中,一汽集團以648.86億美元總收入、26.22億美元的實際盈利成績,名列第141名,在中國上榜的7家車企中名列第二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徐平

徐平1957年1月出生于安徽巢湖,1982年從合肥工業大學電氣工程系發電及電力系統專業獲得學士學位。1982年2月大學畢業后進入第二汽車制造廠工作,從熱電廠技術科科員做起。2005年6月,任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等職,2010年6月起,擔任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近年來,在徐平的帶領下,東風汽車公司產銷持續快速增長。總銷量由2007年的113.73萬輛跨越到2011年的305.87萬輛、2012年307萬輛。在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的情況下,東風公司市場地位得到鞏固提升,市場占有率由2007年的12.94%提升至2011的16.53%,提高了3.59個百分點。
在2013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中,東風汽車集團以617.21億美元的總收入、13.33億美元的實際盈利成績,位列第146名,在中國上榜的7家車企中名列第三。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3、胡茂元

胡茂元1951年4月出生于上海,1983從上海交通大學機電分校本科畢業,1993年從復旦大學碩士畢業,2003年取得同濟大學博士學位。1968年胡茂元進入上海拖拉機廠成為一名工人,此后擔任過上海拖拉機廠廠長、上海汽車工業總公司副總經理、副總裁、上海通用汽車公司總經理等職位,1999年7月起擔任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總裁,現任上海汽車集團董事長。
可以說胡茂元對上汽集團的發展做出了卓著的貢獻。他曾負責上汽集團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合資談判,組建了上海通用這一合資公司。并成功地與德國大眾汽車公司建立合資車廠,即上海大眾汽車公司。此外胡茂元還先后收購了江蘇儀征、柳州五菱、煙臺車身廠、英國羅孚車廠以及南京汽車集團,又接收了原中汽總公司。在胡茂元的帶領下,上汽走向了全國,組建了上汽北京分公司。并且走出了國門,先后成立了上汽北美公司、歐洲公司、日本公司、香港公司等。但是因為存在文化及工會等問題,上汽集團對韓國雙龍汽車的并購并沒有成功。
在2013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中,憑借762.33億美元的總收入、32.89億美元的實際盈利,上汽集團名列第103名,在中國上榜的7家車企中位列第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4、張房有

張房有1956年10月出生于廣東增城,1997年于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班黨的學說與黨的建設專業畢業, 2005年12在畢業于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專業,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97年,出任廣州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副書記一職。現任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副書記,并兼任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的客座教授。
這位從農村基層走出來的掌門人成就了廣汽集團如今的大業。其任職期間,廣汽集團與本田、豐田等跨國巨頭形成的良好關系,成為中國汽車合資時代的典型代表。在2005年廣汽集團改制股份公司之時,張房有就明確指出發展自主品牌的重要性,五年之后,2010年12月廣汽旗下首款自主車型傳祺GA5正式上市。銷量……
在2013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中,廣汽集團以241.44億美元總收入、6600萬美元的實際盈利額,名列第483名,在中國上榜的7家車企中名列第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5、徐和誼

徐和誼出生于1957年11月,北京人。1982年畢業于北京鋼鐵學院(北京科技大學)鋼鐵冶金專業,后從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獲得碩士學位,于華中科技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獲得博士學位。2002年,徐和誼出任北汽控股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兼北京現代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2006年10月,徐和誼出任北汽控股公司董事長,成為北京汽車領頭人。
沒有徐和誼就沒有北汽集團的今天。在2002年徐和誼出任副董事長的當年,就成功籌建了北京現代。當他升任董事長時,面對的是北汽集團混亂的股權、人事,以及幾近于負數的凈資產。在“走集團化道路”的大思路下,徐和誼一步步清理了不良資產,理順了股權關系,并實現了集團對旗下整車企業的控制權。包括此后北汽集團收購薩博資產、完善北京汽車工業的產業鏈以及引入海內外高端汽車人才等,無不展現了徐和誼的膽識與魄力。
在2013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中,北汽集團以333.74億美元總收入、10.74億美元的實際盈利額,名列第336名,在中國上榜的7家車企中名列第五。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6、徐留平

徐留平出生于1964年10月,江蘇揚中人。1985年畢業于江蘇化工學院(現常州大學)有機化工系有機化工專業,2002年在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獲得管理學博士學位。1988年進入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質量技安局工作,2010年10月起擔任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董事長一職。
從銷量上來說,長安集團最近三年表現不盡如人意。2010年長安集團全年總銷量為237.88萬輛,其中自主品牌汽車銷量為176.35萬輛,占整體銷量的74.2%。2012全年長安集團總銷量195.64萬輛,同比2011年總銷量201萬輛下滑了2.6%。在2013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中,北長安汽車集團母公司中國南方工業集團公司以479.67億美元總收入、2.18億美元的實際盈利額,名列第209名,在中國上榜的7家車企中名列第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7、廉小強

廉小強出生于1954 年6 月,山西冀城人。1982年從吉林工業大學(現吉林大學)工程機械專業獲得學士學位,2005年獲得美國北弗吉尼亞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曾任福建省閩侯縣知青農場場長、福建省筑路機械廠助理工程師、福建省公路管理局副局長兼黨委副書記,福建省交通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等職位。2009年1月起任福汽集團董事長兼東南汽車董事長。
廉小強任職之初,福汽集團實凈虧5.4億元,潛虧14億元,當時東南汽車已經資不抵債了。2009年執掌福汽集團一年,成功地扭轉了經營頹勢,推動東南汽車產銷量快步走出低谷、再創歷史新紀錄,增幅高達122.7%和103.6%,大幅高于全國行業平均水平。近年來,由于產品推出緩慢等原因,福汽集團近年來業績增長緩慢。不過即便如此,2012年福汽集團整車銷量仍約為20.04萬輛,營業收入102.6億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8、尹同躍

尹同躍出生1962年11月生,安徽巢湖人。1984年本科畢業于安徽工學院(現合肥工業大學)汽車制造專業,1984年進入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紅旗轎車廠任工藝員,隨后在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任職。1996年進入奇瑞公司工作,2004年2月出任奇瑞汽車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
在尹同躍的帶領下,奇瑞開始步入發展的快車道。2005年奇瑞向市場推出了瑞虎車型,2007年推出A1車型,2008年推出A3車型,主力車型的推出,豐富了奇瑞品牌的產品線。尹同躍任董事長以來,奇瑞加大了海外市場拓展的步伐,先后與意大利、烏克蘭等國家的車企建立了合作關系,并且在伊朗、加拿大、阿根廷、馬來西亞、巴西等國家建立了奇瑞海外工廠。2006年8月,國家認定奇瑞公司為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
當然尹同躍也走了彎路,尤其是多品牌戰略,使得奇瑞的發展遭遇了波折。2009年,奇瑞發布了四大品牌中的另外三個:瑞麒、威麟、開瑞,從而正式走上了多品牌戰略的道路。但是多品牌卻使得奇瑞的產品體系過于混亂,并且在銷售網絡擴展上也出現了問題。2013年4月,尹同躍承認自己多品牌戰略的失誤。
今年4月奇瑞宣布回歸一個品牌,并且發布了全新戰略。近日上市不久的旗艦車型艾瑞澤7使人們看到了國際化研發團隊的實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9、祁玉民

祁玉民1959年9月出生,陜西咸陽人,1982年畢業于西安理工大學,從大連理工大學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大學畢業后先后在大連重型機器廠、大連重工集團公司、大連市政府等處任職,2006年8月起任華晨集團公司董事長。
受任于危難之際的祁玉民成為華晨發展史上的關鍵人物。2005年,華晨汽車全年僅銷售新車12.25萬輛,在祁玉民就職初期,3年累計虧損達28億元、工廠生產幾乎處于停滯狀態。上任后祁玉民對尊馳進行了降價,并且推出了駿捷車型,尤其是駿捷車型的推出成為華晨的轉折點,在祁玉民的領導下,2012年華晨集團共實現銷售收入1060億元,共銷售新車67萬輛。
10、李書福

李書福1963年6月出生,浙江臺州人。哈爾濱理工大學,燕山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碩士畢業。1984年出任石曲冰箱配件廠廠長,1986年出任北極花電冰箱廠廠長,1989年創辦私營企業—吉利裝潢材料廠。1996年5月,成立吉利集團有限公司,主管生產吉利摩托車和吉利汽車。
李書福是吉利集團的創始人,領導吉利實現了從無到有的巨變,并且一步步強大起來。1997年吉利集團涉足汽車制造業,1999年吉利汽車形成了商業化批量生產,其經濟型、家庭型汽車因其物美價廉,在國內產生了轟動影響。2001年,吉利成為第一個拿到轎車生產資格的民營企業。2002年,進入全國“3+6”主流轎車制造廠家行列,排入全國企業500強。2003年8月,首批吉利轎車出口海外,實現吉利轎車出口“零的突破”。
2010年8月2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與福特汽車公司正式完成了沃爾沃資產交割,吉利全股權收購了福特旗下沃爾沃轎車公司,這是中國汽車廠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海外并購。沃爾沃2009年全球汽車銷量僅為33萬輛,到2012年,全球銷量達到42萬輛。隨著國產化項目的順利推進,沃爾沃有望在中國煥發出新的生機。
在2013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中,吉利集團以245.5億美元總收入、5240萬美元的實際盈利額,名列第477名,在中國上榜的7家車企中名列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