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何時,你都不能否認奧迪在國內豪華車市場中一直都是老大的地位。國產奧迪A6L以及A8L這樣的大中型豪華車深的國內消費者的青睞,也是自最新政府用車標準推出前,國內政客最喜歡乘坐的車型。那么,當混合動力遇到奧迪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呢?去年,奧迪也首次將奧迪Q5Hybrid車型引入國內,但是似乎國內消費者對混合動力的概念還沒達到一定認知度,更何況在去年才開始進入中國的奧迪油電混合動力車。今天,我們試駕的恰恰是國內對奧迪消費級別比較高的兩款混合動力車型:A6 Hybrid和A8L Hybrid,那么他們的表現到底怎么樣呢?也許我們的這次試駕會對你有所幫助。
奧迪A6 Hybrid外觀部分1
奧迪A6 Hybrid的外觀設計和普通汽油版的A6幾乎完全一直,僅僅是為了提升自身性價比,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配置。但在這臺混動A6上標配有夜視系統,在前臉的標志最后一個圈里就可以看到夜視雷達探頭。
奧迪A6 Hybrid的軸距可以算是標準軸距,也就是國外的標準軸距版。相信,A6 Hybrid也應該是奧迪進軍國內市場的一個探腳石,如果銷量不錯的話,一汽-大眾奧迪應該會將它進行國產,生產長軸距版的A6L 混動車,畢竟這些配置在平臺的通用性上都沒有問題。
尾部同樣和普通汽油版相同,依舊是科技感十足的LED尾燈。唯一不同的就是A6標識和40hybrid標識,分別代表的是標準軸距的A6和采用了2.0T混合動力系統。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奧迪A6 Hybrid外觀部分2
奧迪A8LHybrid的外觀同樣是普通A8L的外觀設計,并沒有任何改變,依舊是在一些配置上不同而已。包括ACC自適應巡航系統、夜視雷達等這些高科技配置都沒有配備。大燈依舊是凌厲的LED燈組,尊貴大氣的味道一點都沒減少。
無論是側面造型還是尾部造型都是普通版A8L的樣子,奧迪并不會對它們進行大刀闊斧的改變。畢竟會增加很多制造成本,在現有車型上推出混動車行是最明知的做法,何況這兩款車型在國內的認知度還是非常高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奧迪A6 Hybrid內飾部分1
奧迪A6 Hybrid的內飾與普通汽油版車型的內飾完全相同,包括布局,顏色以及木紋裝飾的搭配等。混動版包括兩款內飾,但也僅僅是木紋顏色不一致,都是黑色真皮包裹的內飾。
在內飾部分,A6 Hybrid混合動力版和普通版也完全一致,只不過在儀表的設計上,混動版車型在時速表上會標注Charge充電、Efficiency節能與Boost加速這三種使用區間。同時,通過新換裝的Powermeter儀表板,以及中控臺MMI的屏幕,駕駛員能通過圖像的方式更充分的掌握目前Hybrid混動系統的運作情形,以便隨時更改駕駛方式。總的來說與普通版相比,A6 Hybrid混合動力版的內飾更具科技氛圍。
在其他方面,奧迪標配有EV電動模式開關,自動泊車,以及MMI控制系統等,唯一遺憾的就是它的后排空間了,與國產A6L相比,差距不小。而后備箱因為電池組的加入,導致容積瞬間減少不少。雖然后排座椅可以按4:6比例拆分放倒,但是凸起的電池組也讓這個優勢沒有了意義。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A8L Hybrid內飾部分2
奧迪A8LHybrid的內飾與普通版A8L內飾也是完全一致,不同的也僅僅是在一些配置上。包括MMI控制系統和自動駐車都是A8L Hybrid的標準配置,并且方向盤還配有換擋撥片,個人認為,這個換擋撥片對于主打舒適性的A8L Hrbrid存在的意義不大,更何況還沒配備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
儀表盤樣式與功能和A6 Hybrid完全一致,并沒有因為大了一個級別就有增加功能。這種模塊化的設計也大大的降低了制造成本。
也許是為了提升性價比,并且為了提升混合動力的效率,很多高科技配置都在這臺A8L混動車上見不到了,包括后排電視,遙控器以及座椅按摩等都沒有配備。不過,普通版A8L上的那個勉強算作是全景天窗的全景天窗在A8L Hybrid上作為標準配置出現。后備箱依舊是因為電池組的加入降低了使用效率。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奧迪A6和A8L Hybrid使用的動力系統與奧迪Q5Hybrid使用的那套混合動力完全相同,采用的是我們非常熟悉的2.0TFSI發動機與電動機組合。最大功率為180kW,峰值扭矩為480Nm。電動機位置在變速箱下方,并且通過一組多片式離合器控制與引擎及發電機的連接。而兩臺使用的變速箱均為8速tiptronic手自一體變速箱,這臺變速箱我們也是在熟悉不過了,擁有出色換擋平順性以及良好的燃油經濟性。不過兩車均沒有配備奧迪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而僅為全輪驅動。
后備箱內的鋰電池組讓兩車的后備箱空間瞬間降低至幾乎不能接受的地步,不過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混合動力車型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奧迪只能犧牲小我來成就大我了。這組鋰電池系統采用了雙通道冷卻系統,在電池組正常溫度下,可以通過冷空氣進行散熱。而在電池組溫度過高時,會有一條專門的電池組空調系統來進行一步到位的散熱。
奧迪這套混合動力系統的原理與現在最常用的混動系統基本相同,都是采用發動機與電動機互相切換來工作,同時還可以通過對發動機轉速的控制和剎車制動來回收能量,隨時對電池組進行充電。A6和A8L Hybrid都配有單獨的EV模式按鍵,開啟之后,可以以純電力模式驅動行駛。
車輛在靜止狀態,能量表指針位于READY,這時候如果緩慢加速,保持指針一直處于Effcient區間的花,這種狀態時與EV模式相同的,都時采用純電力驅動,不同的時,前者時通過駕駛者對油門的控制來實現的,后者時強制實現的。但是EV模式下行駛,如果電池組電池處于用盡狀態時,發動機會瞬間介入,幾乎感覺不出來發動機與電動機的互相切換。在純電力模式下行駛,依舊能提供很好的動力輸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奧迪A6 Hybrid駕駛感受
我們在一段比較平坦的均勻行駛,油耗一度達到了6升左右。當然,是在盡量不開空調以及關閉車窗的前提下,這已經讓我們夠滿意的了。在一些曲曲折折的山路,并且經常會遇到超車和堵車的情況下,油耗也在9升左右徘徊,很不錯,這么大一個車有這樣的油耗表現似乎完全能達到我們的心理預期。比較有意思的是,我們在一段接近8公里左右的下山路段行駛時,8公里左右的路程完全采用的是純電力行駛,發動機基本沒有參與工作,百公里油耗一度保持在0升。
如果不滿意如此經濟的駕駛模式,那么可以深踩油門,讓能量表指針瞬間逼至Boost區域,這時候發動機會將源源不斷的動力輸出至前輪,加速超車,完全不在話下。奧迪A6 Hybrid將舒適性與操控性處理的很平衡,同時作為一款短軸版的A6,無論是在山路還是公路駕駛都非常的暢快。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A8L Hybird駕駛感受2
同樣的動力用在A8L Hybrid身上就多少有些力不從心的感覺了,急加速總會延遲那么1秒多,變速箱才會做出降擋動作,畢竟因為電池組的加入,使得車身自重比普通汽油車型重了很多。雖然動力會扯一下后腿,不過駕駛起來依然很輕松,電子助力方向盤指向性不錯,高速行駛,方向盤轉向輕盈,處理轉彎以及并線超車都游刃有余。
不過,有了混合動力的加入,使得A8L Hybrid與國產A8L相比,在一定程度上讓車內的靜音以及舒適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對于沒有配備quattro四驅的A8L Hybrid來說,更適合舒適的駕駛。當然,最適合它的還是舒服的坐在后排,享受大空間以及舒適性帶來的愜意。
結語:整體來說,奧迪在A6和A8L Hybrid車型上將配置控制的很合理,一方面能提升性價比,另一方面也能提升這套混合動力系統的使用效率。現在的關鍵就是要看上市的價格了,其中A6 Hybrid的價格至關重要,猜測如果銷量理想的話,一汽-大眾奧迪或許會對它進行國產,生產長軸距版A6L Hybrid。
另一方面,作為這個級別的混動車,其競爭對手也僅僅有雷克薩斯ES300h能作為競爭對手,不過作為先期進入國內市場的雷克薩斯ES來說,銷量并不盡人意。所以,奧迪如果能給兩款車型分配一個合理的價格并且來一些實惠的后期保養優惠,相信應該會有很多人認可的,畢竟國產奧迪A6L以及奧迪A8L在國內的認知度還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