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車就像你的鄰居一樣,天天見面卻彼此之間沒有什么交集,你可以從別人口中得到許多關于他的信息,但你們兩個可能一句話都沒說過。

奇駿就屬于這樣的類型,上市到現在有幾年了,也沒有換代。大家天天在路上都能看到他,可是真正了解他的人又不是很多。沒有乍眼的外型,也沒有什么先進的技術,更沒有奪人眼球的市場推廣。在上市的幾年時間里,奇駿一直靠大家的口口相傳,在細分市場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奇駿的車身尺寸為4635×1790×1785mm,方方正正的外型看上去相當爺們。需要說明的是,2.0L奇駿由于沒有配備車頂的行李架,所以車身高度為1700mm。2630mm的軸距,也足以讓后排乘客擁有一個舒適的腿部空間。


同樣走硬朗風格的中網,帶有鍍鉻裝飾,平添了幾分豪華感。在新款車型中,頭燈組內加入了LED日間行車燈這個現在最流行的配置。見棱見角的頭燈造型,與前臉搭配很協調,在粗獷中不失精致感。


奇駿配備了來自優科豪馬的輪胎,尺寸為225/60R17。簡單的雙五幅輪轂,造型普普通通,沒有什么設計感。車頂帶有射燈的行李架已經成了奇駿的標志之一,在越野環境中,車頂的射燈真的有很大用處,喜歡越野的朋友一定會懂的。


方方正正的尾部造型,延續了整車的硬朗風格。豎直的尾燈現如今看上去有些oldfashion,不過考慮到他出生的年份,也就可以理解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奇駿的內飾以塑料件為主,在豪華感上與現如今的車型相比會有些吃虧,好在他的做工還是比較出色的。不過對于越野車來說,塑料件多其實也并不是壞事,在野外清潔起來簡單的塑料件,反倒會成為優勢。



尺寸偏大的方向盤配備了控制鍵,使用起來比較方便,熟悉日產車型的朋友一定不會對這款方向盤感到陌生,日產旗下的多款車型都使用了這個造型的方向盤。





不管是儀表盤還是整個中控臺的設計,都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奇駿誕生的年代。普普通通沒有什么花哨的配置,僅僅保留了最常用的的功能,不過對于駕駛者來說,這些也足夠了,本來奇駿也不是靠配置吸引人的。



相比之下,靈活多變的空間才是奇駿最大的亮點。寬大厚實的真皮座椅有些偏軟,這是日產車系一貫的特色。



要說奇駿車內我最喜歡的部分,就要算是他眾多的儲物空間了。除了常規的門側儲物格、杯架、手套箱、扶手箱之外,還有兩個帶蓋子的杯架,駕駛者在開車過程中拿水杯非常方便。
此外,中控臺上的3處儲物格,放錢包手機或者票據之類的,也非常方便。行李廂是奇駿的另一大亮點,雙層設計大大增加了他的實用性。標準狀態下的行李廂容積為479L,放倒后,行李廂的容積可以達到603L,寬大的空間足以放下一家老小的各種行李。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代號為QR25的2.5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35kW(184Ps),在4400rpm時可以爆發出227N.m的最大扭矩。對于這款成熟的產品,我想我沒有什么可以贅述的了,動力夠用,燃油經濟性不錯,維修保養成本低一直就是他的特色。


模擬6速CVT變速箱,很明顯是出于燃油經濟性的考慮,出色的平順性和燃油經濟性,是日產一直偏愛CVT變速箱的原因。



實際駕駛過程中,最吸引我的就要算是奇駿那“高高在上”的坐姿了,寬廣的視野不僅提高了駕駛的安全性,也很容易讓你找到一絲滿足感。



較輕的轉向,偏向舒適的懸掛調校,奇駿在路上的表現完全就是一副日產車型的做派。他甚至會為了讓車內乘客更加舒適,而模糊掉大部分路感,不過我想對于大部分奇駿車主來說也不會開著奇駿來追求駕駛樂趣。

奇駿的越野能力在同級別城市SUV中是數得上名次的,配備的中央多片離合器與四輪獨立電子制動輔助系統在通過性上有著極好的表現。同時帶有ALL MODE智能全模式四驅系統還提供了2驅動、自動和四驅鎖定三種模式切換。在簡單了解奇駿的越野裝備之后,接下來對其進行了交叉軸的測試。

在交叉軸測試前的調試我們將ALL MODE智能全模式四驅系統調整到四驅鎖定位置,多用于雪地、泥濘、沙地等惡劣路面情況下使用,前后扭矩分配可達到50:50的比例。測試進行中奇駿與滑輪組接觸的輪胎出現了打滑現象,不過四驅系統很快介入,電子制動輔助系統同時對打滑車輪進行制動,整個測試過程非常順利的通過了考驗。

沒錯奇駿就是這么一款車,乍一看好像沒有什么亮點,但正是靠著一步一步腳踏實地,一樣可以獲得大家的認可。還是那句話,金杯銀杯不如口碑,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特意問了一下身邊的朋友,好像沒有人不喜歡他的。當然奇駿也有明顯的問題,就是他真的需要換代了,我們等的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