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乘用車的范疇較廣,而微客的性質更接近商用車,因此我們強調狹義乘用車,也就是轎車+MPV+SUV。為方便稱呼,在此下部分簡稱狹義乘用車為乘用車。
1、近年狹義乘用車零售走勢
![]() |
14年國內車市零售依舊保持超高增速,尤其是3-6月的增量與13年相似,好于前幾年的增長。6月零售135.5萬臺帶來19萬臺的增量,與3月的19萬臺增量相近,這也是在經濟波動背景下的車市較強體現,但14年6月的增長已經體現一定的市場壓力。
由于3月出現的杭州限牌,看來4月的零售還是受些影響,但限牌帶來的其他類似市場恐慌效果還是較突出,因此4-5月零售增長較強,6月初仍有一定增量,加之半年末的零售沖刺,6月零售表現似乎較正常,實際沒有達到預期。
2、零售增速對比分析
![]() |
14年的零售增速仍在環比加速,雖然13年6月的同比16%增速是近幾年增速較高的,但近幾個月的零售同比增速逐步提升,從1-3月的14%左右,到4-6月的16%左右,2季度走勢偏強,這也是異常的體現。
3、零售環比增長
![]() |
由于14年6月的環比增速-4%算是近幾年環比增速較低的,但這也是5月的環比增長2%的結果,同時也是強力的促銷和降價的結果。而主力廠家的6月增速是環比增長的,也就是車市增長受到中檔市場的超強需求拉動。
4、狹義乘用車各級別分車型國內零售表現
![]() |
此表用的是不含微客類MPV的傳統分類,這樣能剔除新增長的干擾,體現的是每一個細分類別占上一層級總零售量的比重,與包含出口和庫存變化的批發增長有所差異。此表沒有包括微客類MPV,主要是看傳統狹義乘用車的走勢。從趨勢看A級車的走強是超強的,高端的B級和C級車的走勢也是較穩定,主要是低端的A0級和A00級的下滑嚴重。但今年的A0級SUV大幅增長。B級SUV下滑較大。
A 級車市場的一枝獨秀很突出,這種強化趨勢伴隨的是A級SUV 的強勢崛起,A 級SUV 在A 級車份額不斷上升,這是私人消費的趨勢性變化。
A 級MPV 的增長放緩, A0級MPV的老車型也下滑,只能靠SUV類車型支撐,商務運行和大家庭都是一般的。但B級的MPV走勢較強,體現家庭需求的高端化。
5、狹義乘用車各車系歷年批發表現
![]() |
13年的自主增速21%,稍快于合資企業的增速2個百分點,但14年的1-6月的自主增速落后合資較多,這也是13年初的自主品牌增速高于合資品牌后的調整效應。乘聯會廠家從今年的調整開始部分品牌所屬國籍依品牌創始母廠的國籍為準,也就是部分合資自主更偏重于自主的部分,列入自主口徑。這些新列入的帶來一定的增量貢獻,實際是原有的純自主的壓力更大。
08年和11年的合資超越自主,14年目前也是合資大幅超越自主的增速,這種趨勢是在13年9月開始的,其原因是多樣的,首先似乎是日系的走強的傳導,其次是德系的老三樣換代產生的連鎖反應,大量合資品牌低端車型進行價格促銷調整,自主的壓力大。而大城市的限購導致的區域增長逆轉導致合資優勢的大城市市場增長快,自主的縣鄉市場表現差。與此同時自主品牌的主力廠家的奇瑞和吉利都開始品牌收縮的調整,也短期內影響自主品牌的市場表現。
6月的自主與合資增速相近,這也是主力合資廠家的收縮調整,并不能說明自主的增速就能迅速超越合資。
![]() |
由于09年開始的刺激政策推動,自主品牌份額上升,而日系出現拐點而一路下滑。2011年后的德系加速上升,自主品牌10年的34.3%也算階段性高點,2013年的自主表現較強,但也僅有34.5%,沒有大幅持續突破。13年1-6月自主累計份額34.2%,14年的自主品牌份額較13年下降較大,而德系14年份額大幅提升,14年日系的分額保持穩定,韓系份額下降較快。法系份額環比13年上半年增長較大。
6、狹義乘用車各車系促銷走勢
![]() |
此價格是針對各自車型廠家指導價的變化特征,由于廠家指導價前期多年不變,因此前期價格促銷變化體現的較明顯。近期的降價和價格下探現象較明顯,但促銷仍能體現趨勢。
此表測算的促銷價格是上市3個月后的主銷車型的促銷幅度跟蹤。但13年11月開始的指導價格價格調整較明顯,3月的杭州限牌等導致主要監控點的價格回升較大,加之很多車型的指導價格調整導致促銷力度出現收縮。4-6月的促銷恢復較明顯,部分次新車的促銷力度也明顯加大。
14年的各車系價格促銷走勢稍有差異,自主品牌和德系促銷相對穩定,而美系、日系和韓系、法系的促銷增加較多。其中日系的豐田和本田等降價和促銷都很強,尤其是豐田等降價替代促銷成為增量重要措施。
![]() |
總體看14年的各類車型促銷有所差異,促銷仍是小車促銷大,高端促銷少的局面。今年3-6月的B級車降價后的促銷增加較明顯。A00級持續促銷增長并保持為促銷力度最大的,AO級車相對同期的促銷增長是最大的。而A級車促銷在6月相對平穩。A級車因市場規模大,需求強勁,因此促銷波動很小。c級車促銷相對穩定,市場容量變化也不大。
![]() |
從各車型類別的促銷走勢看,在14年3-6月總體促銷幅度逐步增大,這與13年初的局面基本一致,只是今年的6月的回升力度幅度稍大。今年的6月促銷回升較多的主要原因是SUV的促銷力度加大,這也是SUV新品推出后的價格促銷逐步回歸的結果,部分熱銷車型也是轉入促銷行列。
今年的轎車促銷拉升也較快,中低端促銷加劇是主因。
7、核心企業促銷跟蹤
![]() |
這是根據各企業的主力車型的促銷比例組合測算的企業匯總,沒有加權銷量權重,僅為內部分析參照。
6月的大部分車系都是環比促銷大幅增長,其中日系和自主品牌的部分廠家促銷增長較大,日系的東風日產和廣本的促銷增長很大,而自主品牌的長安和長城的促銷增長較大,上汽乘用車的增長更為迅猛。本月美系的長安福特促銷增長也較大,這也是強勢車企進入促銷主戰場。尤其是翼虎、高爾夫等的促銷加大。長城和長安是新品上市前的老車型促銷加大。而從監控看的經銷商利潤相對偏低,且波動較大,但熱銷車型的利潤持續下滑。
8、各跨國集團的中國狹義乘用車市場表現
![]() |
由于國際車企的中國產品戰略差異化,新品和響應熱點的增量是最佳的份額提升,福特的新品增量帶來份額增長較猛。而產品布局的調整也是獲取競爭增量的好措施,德系和法系的表現較強。反觀日系的降價力度很大,但效果不如歐系和福特的表現。而現代和通用的份額相對穩定,其新品和降價均缺乏力度。
9、13年各類整車企業經濟運行
A、合資整車企業運營分析
![]() |
合資企業13年的運行狀態較平穩, 13年1-12月的合資企業的成本增長19%,收入增長21%,營業費用因低基數增長30%,因此合資企業的利潤增長28%,銷售利潤率也11.2%。合資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下降到63%。
14年合資企業的表現很突出,雖然銷售收入增長14%,但利潤增長31%。銷售利潤率達到12.5%的高位。
B、內資整車企業總體運行狀態
![]() |
內資企業的14年總體運行狀態改善,14年1-5月的內資整車行業的銷售收入達到6219億元,同比增長17%。而14年的內資企業利潤表現也明顯改善,利潤629億元,較13年增幅34%。13年的1-12月的內資企業利潤達到1279億元,增長28%,這也是超預期的好日子。
12、跨國集團在中國的動態
奔馳調整中國市場策略 努力趕超競爭對手。
為了在中國市場趕上德國競爭對手,豪華車制造商戴姆勒正在調整策略。為適應中國稅制,還將提供量身定制的發動機。多年來,戴姆勒對于中國市場的可持續增長持懷疑態度。德國工會不愿將生產轉移出戴姆勒在辛德爾芬根(Sindelfingen)的主要工廠也是一個主要因素。另一個關鍵因素在于戴姆勒因擔心盜版問題而在分享相關技術方面采取頗為謹慎的態度。這妨礙了戴姆勒在華站穩腳跟,外國汽車制造商在華需要與本土汽車公司合作,當時戴姆勒的競爭對手全部跟進。如今,這一情況正在發生變化, 戴姆勒與北汽成立的合資公司--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也在為奔馳GLA車型建設新的生產線。為了獲得在中國本土制造上述兩款車型的許可,戴姆勒需要經受16萬公里的排放耐久測試以及中國當局的一項監管測試。這些測試最長需要一年時間。在此過程中,梅賽德斯允許中國官員取樣零部件,并對最新車型進行詳細測量。北京奔馳生產負責人萊瑞寧(Rene Reif)表示:“坦白地說,我們正在轉讓技術。”現在,梅賽德斯-奔馳GLA的樣品車停在剛剛為北京奔馳新建的一座研發中心里。奔馳新款C級轎車V205還在進行在華上市前的最后測試。
為更高效地開發中國市場的潛力,戴姆勒近期將梅賽德斯-奔馳高級設計中心從日本搬至北京。梅賽德斯的主要研發活動依然在德國,但中國的影響力正在增加。以AMG GT為例,這款正在德國阿法爾特巴赫(Affalterbach)研發的跑車的引擎已經改小,以適應中國的累進稅制。馳AMG的執行長Tobias Moers表示:“我們在研發GT時考慮到了最新的稅收政策。”他解釋道,考慮到中國的稅制,該車型將裝配八缸引擎,排氣量剛好控制在四升以下。。
華晨寶馬人事巨變 同時任命五位新副總裁。
6月4日消息,近日華晨寶馬集中任命了5位副總裁,分管寶馬在華市場及銷售工作。這五位副總裁分別為:北區 李龍先生;南區 劉智先生;西區 展飛先生;東區 趙奕佳女士;東南區 邵賓先生。 目前寶馬在華的業務分為進口車和國產車兩大業務模塊,未來5位新副總裁將兼顧兩部分的發展,同時對相關業務進行拓展和推進。從表面上看這是一次新的人事巨變,但從側面不難看出寶馬在各個細分大區精耕細作的決心。有了各個大區有目標和針對性的發展策略去支持整個寶馬在華的布局。
寶馬推進BMW i品牌國內個人充電服務。
6月26日消息,寶馬中國日前公布了BMW i標準化的服務流程,華商三優及其子公司成為首批BMW i電動汽車充電設備安裝服務供應商。寶馬表示,BMW i經銷商將為客戶提前考慮好充電方案和充電設備安裝服務,幫助客戶協調和管理充電設備安裝服務供應商的工作進度和服務質量。
寶馬與華晨完成合資續約 合同延至2028年。
6月23日消息,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安格上周表示,寶馬與華晨的合資合同雖然離到期還有4年,但雙方為了進一步深化合作,已提前布局下一階段的發展計劃,寶馬與華晨已經完成了第二階段的合資續約,新的合資合同將延至2028年。寶馬與華晨已經完成了華晨寶馬第二階段的合資續約,新的合資期限將延長10年,至2028年。 而做了一系列準備工作后,寶馬把未來在華的目標定為九年內實現銷量翻番。
寶馬欲實現1/3國產四驅車型占比目標。
5月底,華晨寶馬四驅版3系和5系上市,加上此前華晨寶馬SUV車型X1已經搭載xDrive智能全輪驅動系統,寶馬在華三個系列的國產車型開始全面四驅化。寶馬此舉是對國內豪華轎車動力升級,尤其是對國內豪車領先者奧迪四驅戰略的全面回應。 配備xDrive后,寶馬車型在正常路況下賦予車輛更多的后輪驅動特征,增強了全天候適應性,在雪地和濕滑路面駕駛更加便捷和安全,同時彎道性能也得以提升。
實現1/3占比是寶馬在華四驅國產戰略的具體目標。值得一提的是,1/3也正式寶馬在華最大競爭對手奧迪的四驅車型的銷售占比,2013年,奧迪在華啟動了Quattro全時四驅的品牌戰略。特別是在SUV方面,四驅版本已經成為奧迪的標志。
大眾在中國車型將超百款 4年后激增六成。
6月26日消息,根據大眾汽車集團近日發布的中國業務報告,到2018年,大眾擬將在華車型陣容擴充至100款以上,CKD本土組裝車型超過35款,FBU進口車型超過65款。這意味著2018年大眾在華車型數量較2013年激增約六成比例。與此同時大眾大幅擴建在華產能,增設經銷店數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