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這不僅是十三五新政策發出的號召,也是各大汽車企業開發新能源汽車時的信念。因此,各大汽車企業紛紛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汽車的開發力度,消費者也越來越接受新能源車作為自己的座駕。在剛剛過去的7月,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29479臺,同比增長162%;其中插電混合動力汽車銷量達到9161臺,同比增長51%;純電動汽車達到20318臺,同比增長293%;1-7月新能源狹義乘用車累計總銷量達到15萬臺,同比增長140%,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迅猛勢頭可見一斑。但從絕對銷售量的角度看,新能源汽車占中國整體汽車市場的銷量比例仍然較小,這在說明發展潛力巨大的同時,也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以便利性為目標,要求行業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開發充電更迅速、一次充電行駛里程更長的產品;另一方面,也要對消費者進行更加有效的宣傳和教育。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康公司開業界之先河,在重慶建成了服務全行業的公益性產業服務平臺——國際新能源智能汽車體驗中心。

據體驗中心總經理龐海介紹,國際新能源智能汽車體驗中心位于重慶國際博覽中心S8館,占地面積達4萬平方米,分為五大展區:新能源及汽車科普區,主要是對能源知識的科普教育;汽車展示區,用于展示各種新能源汽車;互動體驗區,帶來樂趣十足的互動體驗;學術交流與俱樂部,用于業界相互學習交流;另外,戶外體驗區擁有2000㎡試駕區域、4000m試駕路線、先進的充電樁設備。

據了解,除了以上功能以外,該體驗中心作為一個開放式產業服務平臺,更為產業打造了集四大平臺于一身的體系:
一、國際國內新能源.智能汽車展示平臺
體驗中心位于展會密集、人流量巨大、各界商務人士穿梭不息的國際博覽中心,天然就具有吸附注意力的優勢。在注意力緊缺的時代,新能源.智能汽車能夠經常性的展現在各界人士面前,對品牌宣傳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即便如此,作為一個公益性產業服務平臺,體驗中心卻無償為所有新能源.智能汽車提供展示服務,這受到了業界的普遍歡迎。

二、創新思想與學術交流平臺
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技術、設計、營銷、公共設施等,幾乎每一個課題都能瞬間引爆產業內各種思維的碰撞。為了給業界人士提供一個創新思想和學術交流的空間與平臺,體驗中心特別在功能設置、服務、圈層等方面下足功夫,期望能聚集各種人才和思想,為產業增添更多活力和創意。
三、信息數據交換平臺
體驗中心龐大的人流,每時每刻都在表達著對各種產品、技術的偏好,這些偏好數據的收集和處理,無疑是產業的一筆莫大的公共財富。為此,體驗中心采用了一套智能化運營系統,用于采集各種數據,未來這里將成為新能源.智能汽車消費數據中心。

四、公眾體驗與互動平臺
以互動體驗為核心,體驗中心不僅已經裝備了眾多互動性體驗設備,比如光能飛行、激流挑戰、風能、潮汐能等各種好玩的設施,未來還將通過技術合作,開發更多能夠體現各品牌技術特色的互動性設施,旨在將艱深的技術生動化、通俗化,讓公眾輕而易舉的接受和理解。

目前,體驗中心首批展示車型有來自全球的寶馬i3、奔馳smart、大眾up、特斯拉70D和85,通用雪佛蘭沃藍達、豐田雷凌雙擎等,以及國內啟辰晨風,小康公司旗下商用車瑞馳EC35、乘用車EC360等共計18個品牌、26輛電動車,后期將會有更多的全球知名品牌入駐。

談到建設體驗中心的初衷和意義,小康集團董事長張興海表示,新能源汽車是國家戰略,是造福社會的偉大事業,小康公司從擔當社會責任的高度,有義務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公司出資建設公益性產業服務平臺,就是為了全面宣傳節能減排及新能源汽車的知識,提高人們環保出行的意識,保護好我們的青山綠水。該中心將免費向所有公眾開放,讓公眾通過真切體驗全球主要品牌新能源·智能汽車的駕乘樂趣,了解新能源汽車將帶來的綠色幸福生活,并積極參與到綠色出行的行動中,改善和保護環境,推動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毫無疑問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和路徑,產業的發展,需要更多像小康這樣積極的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