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汽車之城”正在經歷破產風波,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國人對汽車,特別SUV車型的熱情。深諳國人心理的各汽車廠家,這兩年也抓緊時機,適時推出了一系列都市SUV車型。一時間,都市SUV,特別是20~30萬中高級都市SUV市場,呈現出一副百花齊放的熱鬧景象。
不過,選擇的車型多了,也給消費者出了一道難題——可以選的車這么多,到底哪一款車最適合自己呢?
上周日,早報王牌欄目“新手訓練營”在蕭山湘湖邊的天祿試車場舉辦了第四季讀者活動,為到場的近百位車友上了一堂都市SUV知識講座,同時通過模擬野外極端路況,對幾款主流SUV車型進行了專業測試,車子各種性能一目了然。
現場問卷調查:
用挑普通轎車的標準挑SUV
這是多數消費者的最大誤區
在此次新手訓練營開課之前,我們特意向到場的82位車友發放了一份有關“如何選擇SUV”的調查問卷,我們很想知道,老百姓究竟為什么喜歡買SUV,又到底有多少人真正知道怎么挑選符合自己要求的SUV。
在此次的問卷中,我們一共設計了10個分類問題,包括選擇SUV車型的原因、選擇時關注的重點內容、對車型的喜好等等。
在“選購都市SUV您的出發點是什么?”的多選題中,有近56%的車友表示自己選購SUV的主要原因是覺得它“底盤高,視野比轎車好”,而選擇“空間大、實用性高”也占到48%。由此可以看出,車身的高度和裝載的體量,是現在消費者對SUV關注的兩個重要指標。而真正選擇“去旅行”、“越野”的比例卻很少,看得出,其實大部分人買SUV還是用于市區里的駕駛,很少真正用于越野。
另一道問題:“若選購SUV,會重點考慮這個車型的哪些方面?”,得票率最高的選項竟然是:“外觀”,占總人數的近55%,看來大部分人在買車的時候,還是首先看“眼緣”。之后選擇比較集中的是“動力”,有48%,然后才是“配置”和“油耗”這兩項。而在這道多選題中,得票率最低的竟然是SUV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涉水性”,同樣被忽略的還有“爬坡性”和“底盤”。從這個問題可以看出,消費者還是習慣拿著選擇普通家轎的方式在挑選SUV,而一些SUV最突出的性能,像最小離地間隙、底盤、爬坡能力,反倒沒有人注意。
由此可以看出,消費者在選擇都市SUV時,對于真正的需求還是比較模糊的,其實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需要使用SUV的功能,有些甚至只是簡直認為買SUV就是為了感覺坐得比較高。
此外,我們也注意到,在“你會選擇五座還是七座SUV”的選擇上,有38人選擇了七座,由此可以看出,相對以往比較常規的五座車,如今更具裝載優勢的七座SUV也開始俘獲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專家現身講解:
最小離地間隙、最大載重量、電子車身穩定系統
各種要素決定了一輛SUV優劣
此次為新手訓練營講課的,是浙江電視臺教育科技頻道《小強實驗室》的創辦人汪英來老師。作為一檔在全國頗具影響力的欄目,《小強實驗室》多年以來都致力于通過實車比較,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幫助消費者怎么鑒別、甄選各種車型的汽車。
這次,汪老師為新手訓練營的學員們準備了大量的照片和視頻,用一個個生動的案例來說明看似深奧專業的問題,最后幫助你自己去判斷一臺SUV的優劣。
車身較高,往往消費者選擇SUV最初的一個重要原因,特別是前段時間杭州的暴雨,更是讓很多人覺得,應該去換一臺底盤較高的SUV。但是事實上,看一個SUV的涉水性,最重要的一個指標是“最小離地間隙”,這個概念的意思是:汽車在滿載(允許最大荷載質量)的情況下,其底盤最突出部位與水平地面的距離。一般轎車最小離地間隙在120到140mm之間,個別甚至都能達到170mm,像東標408;而城市SUV一般最低離地高度在160mm左右,高的像科帕奇甚至達到200mm,而有的像CR-V卻只有135mm。所以從這個數據上看,其實有一些SUV的底盤并不比一款普通型家轎要高多少。
很多SUV的產品配置單中都會偷偷隱去這一指標,而不了解汽車性能的消費者往往也就忽略了對這一數據的刨根問底,等到買了車,真得下起暴雨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的車子,涉水性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
另一個很有意思的點,是車身前后的防撞鋼梁。有些人買SUV,就是因為覺得SUV塊頭大,經撞,但是卻不知道實際上有很多SUV車型前后卻省掉了防撞鋼梁,比普通家轎還要不經撞。在這個方面,途觀、科帕奇等車型表現不錯,均有厚達2毫米的后鋼梁。
還有一樣容易被人忽略的要素,就是SUV的最大載重量。正如我們之前在調查問卷中所體現出來的,很多消費者在選擇購買SUV時,就是看重SUV的空間大,可以搭載很多人出門玩,再帶上一大堆的行李,這時候就非常考驗汽車的載重量。但是,一輛車子的最大載重量是出廠時既定的,如果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車內裝載重量超過了原廠設定的最大載重量,就等于是超載了,而超載除了會造成很多安全隱患之外,還有對車子本身的損耗。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主講人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之前有個保時捷卡宴的車主來跟我投訴,說自己的車子開了不到兩個月后輪就磨壞了。后來我了解到,他是一個小老板,拿這個車子拉過貨。卡宴的最大載重量是500公斤左右,他拿來拉貨肯定超載了,所以輪胎、避震都磨壞了。”事實上,如今大多數城市SUV的載重量是400公斤左右,也有少量車的載重量會設制的比較大,比如說科帕奇的最大載重量是635公斤,這在SUV車型是比較少見的。
除了這些硬件之外,汽車上另一項主動安全系統“車身電子穩定系統”也顯得非常重要,據德國工業保險協會的數據,汽車裝備了車身電子穩定系統后,可以減少一半的交通事故和傷亡人數。而作為重心較高的SUV,為了保證行駛過程中對穩定性的控制,是否配備了車身電子穩定系統更是顯得尤為重要。
將近一個小時的“科普”講座,現場的聽眾個個都聽得非常入神,還有不少人頻頻拿出手機拍下演示的幻燈片。從余杭特意趕來參加早報新手訓練營的陳小姐,這次是和老公一起來聽課的,在課后她很興奮地對記者表示,這類活動設計地太好了:“我之前在電視里也看過《小強實驗室》,但是之前的節目都是一次講一個問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可以這么集中地了解一類車的各種問題,收獲很大,我下次去看車馬上就可以用上了。”
專業對比試駕:
一個“蹺蹺板”走下來
有些SUV就黯然神傷了
一堂緊湊的理論課結束后,學員們還意猶未盡,為了能夠讓大家更直觀地對這些SUV操縱性能有更深入的感受,我們在天祿試車場特別請來幾位專業的試車教練,帶著車友們駕乘幾款都市SUV進行了一場現場PK。
試駕現場,幾個鐵制的大家伙模擬野外的極端路況,搭建出了四種不同的體驗項目:45°單邊斜坡、27°斜坡、交叉軸以及過炮彈坑,這此項目無一不考驗汽車的動力、抓地力以及底盤的扎實程度。
為了盡可能地讓大家體驗極端的路面情況,在現場的所有不同品牌的體驗車型都是四驅車,但是在45°坡上,有的時候車子的三個輪子都是離地,只有靠一個輪子用力,所以有幾輛車子開到坡上就會嚴重打滑,沒有辦法只好退下陣去。
交叉軸則旨在考驗SUV車型在應對不同路面時的穩定性和舒適性。另外,最為顛簸的枕木路,讓大家感覺到減震、懸掛對于SUV重要性。
最讓人心跳加速的,是天祿試車場獨有的“蹺蹺板”,它需要專業教練非常精準,將車子開上27°的斜坡,并且停穩在指定位置,這個時候車身所在的一段隨著重心的轉移,蹺蹺板會緩緩降下,與后半段下坡連接,然后車子得以駛下蹺蹺板。
專業的試駕車手告訴我們,要想駛上這么陡的坡,普通的兩驅車根本是無法完成的,即使是部分四驅的SUV,同樣也開不上去。在現場我們就看到一輛韓系和日系的SUV,剛剛上坡就在路上不斷地打滑,試了三回之后,就徹底放棄了這個項目。
直到一輛科帕奇上場,場面出現了轉折。只見它四只輪子牢牢地抓住了坡道鋼板,穩穩往上爬,即便教練沒能一次停到位,在坡道上再次啟動前行也是毫不費力,而且還有前后的來類回多。這些動作,讓場下的觀眾看得心驚肉跳,車內的試乘人員,更是兩只手緊緊地抓在拉手上,在車里尖叫連連,下車后大呼過癮。
幾個項目下來,車友們連連感慨:這些車子看上去差不多,比下來真是區別很大啊!
除了這種比較刺激的項目,我們還安排了“8”字型的場地繞樁項目,讓大家對比不同車型在操控上的區別。一位到場的朱先生剛從試駕車上下來,就按捺不住興奮的表情,他一邊笑一邊說:“我試乘的是科帕奇,那個教練開得很有激情,我坐上上面感覺味道蠻好。SUV還是比小車好啊,我感覺它空間很大,急轉彎時候的操控性也很好。”
朱先生也是我們“新手訓練營”的忠實粉絲,從開營至今,只有一次因為有事缺席,其余的每次訓練營他都是必到的。他覺得這個活動對消費者購車有實在的幫助,每次講的內容都很客觀實用,他的第一輛車就是兩年前在參加完“新手訓練營”之后買的,而這次通過深入體驗了SUV的魅力之后,他打算也給家人再添置一輛有品質的SUV,一輛真正能帶著全家人一起去野外撒歡的座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