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最壞的時期,這也是一個最好的時期
經濟遇冷、消費不振,也許正是優化結構、過濾市場、培育強者的最佳時期;
2015年RA改博上我們感受到的僅僅是產業變局的信號;
2016年真正開始的是市場洗牌模式!
一、 各領風騷,整車定制改裝市場格局將重新劃分
2016年起,整車定制改裝市場呈現多層次變局,首先是奔馳、GMC、考斯特老三樣一統大勢的產品格局會變,我還是相信T6、大通、華頌、甚至阿爾法、賽納等慢熱車型會漸入佳境。其二,除了內飾的登峰造極外,下一時期的整車定制改裝會在外觀、動力及科技應用等到方面得到拓展,涉及包圍、空氣懸掛、輪轂、車身顏色、動力性能等,從而實現秀外慧中的整體定制。其三,江山代有人才出,一批開發能力強、經營靈活、敢于快速推陳出新的改裝企業將躋身一二線品牌,市場格局進入洗牌重組。
二、多路大軍涌入,攤大內飾改裝市場蛋糕
內飾改裝的市場蛋糕有多大?RA年度報告的統計結果是2015年30億(不包括商務定制),2016年至少可達到40億,未來十年突破300億毫無懸念。當前,除了老牌的專業內飾改裝企業大班鱷、盛唐外,各路改裝大牌紛紛加入,如任我通、泰卡特、利澳佳德、威力納爾等,他們或倚靠國際大牌背景、或占據成熟的4S店合作渠道、或生產加工能力強大、或擁有專業設計資源。如果說前十年我們在教育市場,那么未來十年才真正進入攤大市場、分羹蛋糕的階段。
三、西裝、牛仔、制服,您選一件
1、“西裝系列”---商務定制、進口改裝整車、內飾改裝
2015年“西裝系列”的改裝增加值已突破120億。隨著2016年新款奔馳V-CLASS、大眾T6的入市,對定制市場必定產生新一輪的刺激。加之平行進口汽車政策的支持,進口改裝車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五年“西裝系列”的市場需求動力依然強勁,但在車型品類方面將更加豐富多元化。
2、“牛仔系列”---越野皮卡定制改裝
2015年我國越野皮卡改裝市場銷售額為25億,業態基本以改裝配件生產、進口配件銷售、改裝服務、越野改裝整車貿易為主體。2016年,以原廠背景入市的整車改裝品牌:北汽泰普、江鈴五十鈴DMAX、鈞天、東風猛士、福田拓陸者等將先后步入市場發力階段,這將對未來兩年越野皮卡改裝市場的規模化產生巨大的增量。
3、“制服系列”---流動服務車、廣告車、產品體驗車、企業形象車
未來幾年,經濟結構及消費模式的轉型將大大拉動新型經營業態的發展,企業通過體驗式營銷、跨界營銷、圈子營銷等方式縮短與用戶的距離,這將催生出龐大的“流動服務車、產品體驗車、企業形象車”等品牌專屬功能汽車定制改裝市場。
四、快魚吃慢魚,速度、速度、速度!
市場經濟,大魚可以吃小魚,快魚也可以吃慢魚。前幾年一款定制汽車或改裝產品可以熱銷兩年,未來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少,一款產品能夠賣上一年已經相當不錯了,產品生命周期縮短、個性化程度提高、售后服務效率提升將促使企業加快產品研發及換代速度,研發設計未來將成為改裝企業最大的成本,當然也是最大的競爭力。
產品鏈條只有做到:上市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才能保持領先地位,慢了,你就輸了。
五、要么大改、要么小裝,不疼不癢最尷尬
中國既有燕莎,也有秀水街,當然還有義烏小商品市場,分別滿足不同層面的需求,汽車改裝同樣分成三種產品形式,一種是簡改(補其不足),一種是豪改(無中生有),第三種就是定制(照單上菜)。
從2015年開始,改裝產品的需求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兩極分化現象,高端客戶需要的是極致化改裝,材料、工藝、設計、品牌一個也不能差;入門級客戶則青睞簡單的功能性加裝,只要實用、美觀即可。中間改裝產品用戶定位模糊,高端客戶覺得俗,低端用戶覺得貴,因而處境尷尬。
六、改裝的下一個技術方向:智能化、輕量化、科技化
去年RA改博會上,中航中振推出了一款智能航空座椅,它可以通過人體骨骼力量傳導調整座椅舒適度,引起業界高度關注。智能化、輕量化、科技化是未來改裝產品的技術方向,特別是新型材料(比如碳纖維、高科技面料、功能性材料)以及新型科技裝備(如人機互動、車聯網平臺)將在改裝行業得到廣泛應用。
2016年,經濟減速或將持續,市場進入彎道,這也許有著更多的超車機會,適勢而為、應勢而動、順勢而行,只有苦練七十二變,方能笑對八十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