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部很賣座的電影《饑餓游戲》,講述的是在一個叫做“施惠國”的國家,每年要舉行一個叫做“饑餓游戲”的生存游戲,最后只有一個人能活下來。要參加游戲的人從出生伊始,就必須接受各種生存訓練。
自主品牌玩高端也像極了這么一場饑餓游戲。從榮威950到紅旗H7,迄今為止,還沒有一款自主車型能在20萬元以上區間實現熱銷。盡管死傷一片,但仍不斷有經歷“生存訓練”的自主新旗艦被投入殺場,最新一位新晉選手便是長城“蓄謀已久”的哈弗H8。
哈弗H8在廣州車展上公布的20.18-23.68萬元的價格沒帶給人驚喜。自打這款車的預售價公布以來,關于哈弗H8的爭議就一直不斷。幾乎所有人看來,這個價格區間可以視作自主車的“死亡地帶”。
反觀長城,它的成功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把控。那么如此老道的長城為什么堅持開發哈弗H8并如此定價?
哈弗H8
一、高端自主唯一的突破口
自主產品不可能永遠玩低端,這一點誰都明白。只是在什么時候玩高端這個問題上很難達成共識。普遍的觀點是,現在還不是時候。然而這個觀點并不一定正確。更何況,越是不敢涉足,越是被動。或許,長城就是這么想的。
從目前的國內市場來看,要想涉足高端,唯一的突破口就是SUV。這一點其實目前已經有所驗證——十萬元以上的自主轎車幾乎沒有熱銷的,而十萬元以上的自主SUV卻可以賣得風風火火。這與國內SUV市場的火爆,以及合資SUV相對不夠飽合有關。
當然這并不代表哈弗H8能夠復制哈弗H6的神話。哈弗H6是因為同價位段根本沒有對應的合資產品,只要做到“自主最好”,就自然而然地獲得成功。而哈弗H8面對的同價位合資SUV多如牛毛,競爭格局與哈弗H6有著本質的不同。
即便如此,哈弗H8的機會還是要超過類似紅旗H7這樣的“高端轎車”。從產品屬性來看,哈弗H8也并非合資城市SUV的典型對手,而更像是與漢蘭達、銳界這類車型屬性相近的產品。相比這些產品,哈弗H8還算是便宜,雖然不可能火爆,但從這個細分形成高端自主的突破,也并非完全沒有可能。
二、為開發高端產品積累經驗
無論哈弗H8是否完成突破,至少是在長城研發高端車型方面走出了第一步,可以為其在開發高端產品方面積累經驗。這個經驗,既包括技術方面,也包括對用戶需求把控、服務體系建設等各個方面。
長城是靠山寨起家的,任何一款車都有原型,這曾讓其受到一些詬病。哈弗H8因為外觀內飾酷似途銳,也“沒少挨罵”。或許有人說,這種“山寨”,還是別往研發上扯了。然而事實上,哈弗H8并不能算作是純山寨產品。它在開發模式上,與哈弗H5、哈弗H6這些車有著本質的區別。
哈弗H8外觀像途銳不假,但它的底盤卻并未照搬途銳。當然,它的底盤也并非長城從零開始開發,而是模仿自大切諾基(或者說奔馳ML)。雖然這也屬于模仿的范疇,但我們知道,承載式車身的車型,車身和懸掛是一個整體。哈弗H8的這種開發模式,雖然比一切從零開始要簡單,但比純山寨還是有了一個飛躍。也就是說,通過開發哈弗H8,長城這方面的收獲和經驗積累肯定是不小的。
除了基礎研發以外,還包括一些高端配置、技術等諸多方面的應用。例如哈弗H8的配置單里有陡坡緩降、防側翻、雨刷器加熱、電動尾門等等。這些配置在其他哈弗車上是不可能有的。沒有H8,這些東西也都無法嘗試和積累經驗。
三、為高端動力裝備提供實驗平臺
哈弗H8的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在于它的動力總成。這款GW4C20是長城新研發的動力總成,并且是首次裝車使用。這款發動機在去年的廣州車展就曾經展出過。從設計結構來看,其技術含量不低。涵蓋了直噴渦輪增壓、單渦輪雙渦管增壓和雙VVT等幾乎所有的主流技術。
從數據來看,此次裝車的僅為低功率版,160千瓦的功率和324牛米的扭矩已算說的過去。按照長城的說法,這款發動機還有高功率版,功率扭矩高達200千瓦和370牛米,比凱迪拉克的那臺2.0T數據還好看。
技術、數據并不就一定能代表一款發動機的好壞。好的動力總成,關鍵還是要看匹配和調校。而這,是必須要有經驗積累的。實驗室里可以完成一部分,但更多的,必須通過市場的檢驗并逐步改進而來。哈弗H8就算是從市場角度提供了這個實驗平臺。有了它,長城的高端動力總成才有逐步完善、成熟的可能,從而反過來可以為未來研發高端車型打下基礎。
四、提升品牌形象
只要哈弗H8產品的表現不至于太爛。例如別開起來很差,或者毛病特別多。那么無論哈弗H8市場表現如何,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對哈弗、乃至整個長城品牌形象的提升。這一點,對于長城拓展海外市場可能意義更大。
有了這四條,其實哈弗H8對于長城來說,賣得好與不好已經不重要了。賣得好自不必說。賣得不好,至少能達到嘗試高端車和高端技術研發,積累經驗以利再戰的目的。最壞的結果,也能相當于一次品牌宣傳,只當是花了巨額廣告費了。即便如此,長城也不算虧。當然,所有這些都有一個最基本的前提,即哈弗H8的產品品質要經得住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