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車之后,胖哥一邊無所事事的把玩著手動換擋炳,一邊問我:“你覺得BJ40算不算是2020(BJ2020)的后代?”我想了一下回答到:“我更愿意把它看做是陸迪的后代。”“陸迪?”“對陸迪。”陸迪是北京吉普1998年推出的一款基于BJ2020開發的雙門越野車,無論是造型還是使用舒適性在業內人士看來都不錯,無奈生不逢時,在那個汽車思想還不成熟的年代里,兩門的它如煙花火一般轉瞬即逝,反倒是如今在越野收藏圈里成為了難得的孤品。
相比起它的前輩BJ40無疑是個幸運兒,雖然從它的第一次亮相開始到現在已經讓我們足足等待了6年,無數次的爽約,無數次的延期,但無論如何它還是來了;當年設計師隨手勾勒出的畫稿最終變成了工業產品停在了我們面前。想想曾經的BJ2022挑戰者、勇士一代等等一大批胎死腹中的車型,幾經波折的BJ40終于沒有重蹈覆轍,不僅圓了北汽車人的新吉普夢,也讓BJ212的香火得到了延續。
作為新中國汽車史的印記,大紅旗、老上海、212是無論如何也邁不過的幾份情懷,凡是在1985年以前出生的人或多或少都會與之有些交集。而作為北京土生土長的孩子,自然會與“北京吉普”有著最重的情節,然而在與BJ40接觸的這幾天內我們發現與我有著同樣情節的人并不少,我們所到之處受到的關注著實不低,大體會分為兩類人群,一類是類似于《北京青年》里那樣的活力派年輕人,另一類則是已經退了休的大爺大媽們,這類人往往都會有著和BJ212相處的經歷。顯而易見,獨特的個性和特殊的情節是BJ40與生俱來的優勢。
兩個圓燈外加中間的三條橫杠,這是BJ2020家族的標準臉部特征,甚至至今在很多小學課本、看圖說話、和車道標志上還在沿用著類似的圖形。在人之初,這幾乎成為我們對于汽車的原始認知,不過新的BJ40卻沒有繼續沿用這經典的家族基因,新的臉部造型追根溯源來自新加坡的設計師,因為它與二代軍車“勇士”一脈相承,而二代軍車的臉部造型則被寓意為狼的(我們軍對很喜歡稱自己為野狼),只不過在BJ40上,野狼的獠牙被藏了起來,整體造型不在那么咄咄逼人。
BJ40的前臉線條剛直不阿,沒有絲毫多余的復雜修飾,五孔的進氣格柵被比喻為長城烽火臺,而簡潔的獨立式車燈設計透露出一種干練、狂野的作風,獨特的發動機罩蓋考慮到了特殊的防水侵功能,在正中間冉冉生輝的則是那親切又懷舊的“北京”二字。最后粗壯寬大的前保險杠無疑為前臉增添了最濃厚的一筆。
長發動機艙與短車廂的相互比例讓BJ40像極了著名的Jeep牧馬人,但其實BJ40很多的車身細節設計、腰線設計、窗框線條都來自于勇士吉普,可以拆下的后背車廂頂蓋、裸露在外的車內鉸鏈、這些無疑讓BJ40看起來更加狂野,而四條外凸的獨立大號輪眉就像是野獸發達的四肢,無疑更是將BJ40的雄渾展現的淋漓盡致,相比之下反倒是輪胎的尺寸有些顯得偏小,讓BJ40看起來像只畏首畏尾的小綿羊,因此盡管新的輪轂造型非常漂亮,但可以肯定它會是被最先升級掉的配件之一。
車尾部分依舊是純粹的硬派風格,毫無造作之感,作為硬派四驅車的一份子,BJ40如今依舊在堅持著鐵骨錚錚的傳統,它還在使用了已經非常少見的外置式備胎,以及獨立式的正方形尾燈,簡單、獨立、充滿原始野味,這就是BJ40想要表達的,也許有人認為它原始簡陋,或許會對它嗤之以鼻,但在很多人眼里BJ40的剛硬卻正是他們想要的,毫無疑問BJ40的造型很容易將男人心底里的那點小野性激發出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3擋、75匹馬力、鐵制內飾、前后鼓剎、沒有安全帶、副駕駛座椅底下是20L的副油箱,當年老媽一直堅信抱著我坐在副油箱上是全車最安全的地方,不過用今天的眼光來看,我無異于九死一生并且很幸運的沒有成為人肉氣囊。
新的繼承者BJ40順應了新時代的要求,安全配置方面不會讓人詬病,但內飾使用了大量的硬質塑料,在風格上則依舊繼承了硬派越野車的那種見棱見角的氣質,并且還保留了副駕駛前標志性的手扶桿。硬質塑料質地的中控面板很厚實,不過比起舒服的軟性塑料手感要稍差,這是為了迎合BJ40未來使用環境惡略而考慮的,禁抗禁造的內飾即便經常沾水也不礙事,同理使用織布座椅也是一樣,無論您是剛剛涉過水,還是敞開篷不期而遇了降雨,都不用擔心。
在BJ40上有些配置讓我們產生了不滿,首當其沖的便是音響系統,外觀造型還不錯,按鍵的手感也說得過去,不過分辨率很低的顯示屏簡直是錄音機時代的產物,另外這個音響面板還不兼容USB接口,想聽音樂?先得去買轉換頭。
儀表盤倒是讓我們讓我出乎了小小的預料,雙筒形儀表盤樸素到不能再樸素,灰白的中央信息顯示屏無論是尺寸還是分辨率都讓人聯想起了諾基亞手機橫行的年代,不過別小瞧了這個顯示屏的信息量,它除了能夠顯示行車數據外,還能顯示很多越野相關的參數,只不過調節的選項按鈕被很奇葩的放在了儀表盤下方,很容易被人忽略。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作為一款傳統的硬派越野車來講,BJ40的車內儲物空間設計并不充足,中控臺下方的儲物格能夠勉強塞進一部手機,手剎旁邊的標準位置上是一前一后的兩個水杯架,此外凹槽型的門拉手也可以利用一下,另外因為車門可以拆卸,所以門板上沒有設計儲物格,只是裝備了一個網兜,以備應急之需。手套箱與中央扶手箱的容積也都不算大,顯然龐大的中央分動箱占據了車身不少的面積。
滿滿當當的BJ40車內并沒有給未來的車主們留下多少可以自行發揮的空間,這對于未來有可能需要安裝的車臺,應急燈,絞盤控制器等等一系列越野相關的設備來講,并不是一個利好的消息,好在像BJ40這類的硬貨改裝空間很大,而對于很多爺們來講“改造”本身就是一種樂趣。
在乘坐空間方面,BJ40的表現優良,身高178cm的同事坐進去后頭部空間十分充分,而在車內寬度以及腿部空間方面都令人滿意,另外由于是標準硬派越野車,BJ40的駕駛位坐姿很高,身體與方向盤的角度也保持了相對直立的感覺,套用句四川球迷的方言,一坐進去立馬就有種“雄起”的感覺。
后排空間表現超出了我們都預料,別看是雙門車型,但得益于較長的車廂,后排乘客的乘坐空間并不局促,頭部距離車頂還有將近兩拳左右的距離,腿部距離前排的空間也足夠舒適,另外設計師還為BJ40裝備了后排空調出風口,顯然這車一開始就給予了后排乘客足夠的考慮,美中不足的是,BJ40的后排橫向寬度比較窄后排座椅很難擠下三位成年人。
BJ40采用了可拆卸的硬頂設計,不僅如此它的前風擋也可以放平,車門也能夠拆卸,純粹的野性設計帶來了自由奔放的感覺,不過它的負面效應是行駛時的噪音也會相應增大,同時由于前車頂可以拆卸,也沒有裝備天窗。厚重的前車頂分量著實不輕,連接方式為5個旋鈕螺絲,比起牧馬人上的卡扣要略微復雜,成年男子一個人徒手可以在5分鐘之內完成拆卸,休息20分鐘之后可以完成回裝過程。后車頂以及前車窗、車門等部位就需要借助指定的工具才能完成拆卸過程了,而且我們還發現一個問題,卸下來的前車頂在車內并沒有合適的位置放置。希望在日后廠家能夠解決這個細節問題,并且推出原廠的應急軟頂。
由于車廂比牧馬人長,又采用了備胎外置的結構,所以BJ40的后背想空間達到了276L,足夠滿足一般的外出使用,在搬運大件物品時,后排座椅還能夠整體放倒,進一步擴展了后備箱的實用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BJ40搭載的是代號為G4CA的2.4L直列四缸發動機,技術背景與豐田的3RZ-FE發動機有著深厚的淵源。喜好越野的老手們一定對它不陌生,因為這款發動機的2.7L版本已經在勇士上服役多年,技術方面沒有任何亮點,皮實抗造與維修價格低廉算是它的一個優勢。最大功率143馬力/4800rpm,峰值扭矩217牛·米/4000rpm,重新調校之后刻意突顯了低速下的大扭矩,在1800rpm時即可達到90%的峰值扭矩,變速箱則只有5速手動變速箱可以選擇。
一身錚錚鐵骨的BJ40體重達到了1.8噸以上,這讓2.4L的發動機負擔并不輕松,好在越野車的天性讓它的起步低扭相當充沛,1擋、2擋之內不會輕易服輸,只要油門到位BJ40就可以昂首挺胸的沖出去,但在3擋以后的中途加速,BJ40就顯得有些吃力了,山路上超車十分刺激,對于我這個開慣了1.4T的人來講,日常駕駛只有在3000rpm左右換擋,才能滿足心理上的需求。
5擋的手動變速桿手感超級熟悉,雖然廠方不表態,但來自唐齒的它一定與老切諾基有著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在調教方面BJ40還有著很大提升的空間,首先它的離合器行程很長,結合點比較高;其次與發動機之間的打磨還需要更加精細,在抬起離合的一剎那油門不到位很容易熄火,這讓我和胖哥在試駕過程中都被它弄得很沒面子;最后擋把的震動和按摩球有的一拼,這或許能夠對于鼠標手有什么幫助,但更多的則是喚起了我對老212的記憶。
前后盤剎與還算靈巧的前懸架設定是讓我對BJ40比較滿意的地方,遙想當年,桑塔納的皮帶、小面的喇叭、與212的剎車并稱馬路三大男高音,新的繼承者們改掉了前輩身上的缺點,即便與后來的切諾基相比BJ40的剎車也是勝出一籌,做到了與時俱進。在轉向上BJ40仍然使用的是傳統的液壓助力轉向機,力度調教重手而不沉重,能夠滿足大部分男士的胃口,指向性對于硬派結構的它來講也還算可以,不過轉向比卻并沒有想象中大,顯然是為城市駕駛作出了妥協。
至于舒適性,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評測標準,身為漢蘭達車主的胖哥對它的評價只用了四個字:相當顛簸。而身為6年切諾基車主的我,對它的評價則是:還算可以。畢竟對于這種帶有大梁的硬家伙來講,你不可能期望它能有和那些由轎車底盤發展而來的城市SUV一樣的舒適性。如果您對切諾基比較熟悉那就更好理解了,BJ40比切諾基要柔軟一半,一些細小的震動會被傳遞到車廂內,但對于較大的路面起伏已經有了很好的吸收能力。尤其是前輪懸架,比起老切諾基甚至哈弗H5來講,抑震能力都提高了不少,車內乘客不會再像色子罐里的色子一樣被搖的東倒西歪。另外BJ40的車內噪音水平是個不錯的亮點,雖然無法與普通轎車相比,但比起牧馬人都強了不少。總體來看,它與同級的對手們處在同一檔次。
性能測試:0-100公里加速測試
在百公里加速測試中,BJ40取得了15.74秒的成績,一整套純粹的機械式四驅系統讓它的車身重量超過了1.8噸,笨重的車身加上動力并不突出的2.4L發動機,提速不快是理所當然的事,5擋手動變速器的傳遞效率不錯兢兢業業的傳導著發動機的全部扭矩,1擋與2擋特殊的大齒比設計讓BJ40的起步超猛但加速不快,發動機的轉速基本能夠維持到5000rpm就必須升檔,短促的升檔時間與較長的擋位行程也浪費了不少寶貴的時間,好在對于一款平民硬派越野車來講,這樣的成績不算差。
100-0km/h制動測試:
制動過程中BJ40并沒有給我們帶來什么驚喜,最終46.46米的成績對于這臺將近2噸的大鐵家伙來講勉強及格,不過與它的前輩們來講BJ40的制動調教已經進步了不少,但越野車的高重心與懸架上的大行程在制動時都會產生副作用,由圖中我們已經能夠看到BJ40制動點頭現象非常明顯,好在四條寬大的輪胎提供了極大的幫助。不過我們的這臺試駕車的ABS會出現間隙性的大腦斷電,然后又迅速恢復,希望這只是試駕車的個例問題。
18米連續繞樁體驗
首先聲明對于這臺硬派越野車這項測試僅是體驗而并非測試。超高的重心與懸架上的大行程讓BJ40的車身搖擺非常厲害,方向盤在極限狀態下的指向性比較模糊,好在前輪足夠靈活,基本能夠讓車輛沿著既定的軌道前進,后車輪的整體結構限制了它的靈活性,但得益于短軸距優勢,也并不顯得過分拖沓。總體來講BJ40的繞樁速度不快,雖然搖擺幅度很刺激但沉重的底盤會將車輛牢牢拖在地上,讓人比較安心。對于一款純種越野車來講,它的表現不應該受到什么指責,而我們堅持對它進行這項極限測試的目的也是想給大家一個更全面的參考而已。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公路上差強人意的性能多少有些令人失望,但出色的越野性能讓我們對這款車不得不刮目相看。北京永定河旁的一片干涸河床以及西四環某處的一塊專業越野場地成為了今天最令人興奮的目標。在這里陡坡、沙石路、泥濘的沼澤應有盡有,這里是轎車的地獄卻是越野車的天堂。今年夏天我們曾用幾款城市型SUV來挑戰過這片河灘,擔驚受怕與小心翼翼是當天我的主要駕駛感受,但BJ40來到這里用如魚得水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原始純粹的越野本性充分顯現了出來。
已經開始眼泛綠光的胖哥執意要將車頂拆了去越野,我說:“大冷天的你不怕灰么。”結果被胖子一句話丟回來:“玩越野還怕臟?”也是,在這個寒冷的冬天一個胖子打開車頂去越野,足見在他的內心里多么熱血沸騰。
我們都已別無他念。
在干涸的河灘上瘋狂的駕駛者BJ40,這里幾乎能找到的各種地形,從一般的起伏到40多度的小山包,夾帶陡坡的急彎,還有坑坑洼洼的泥溝,完全沒有能夠阻止它的地方。那些娘娘腔一類的城市型SUV在這里只有繳械的份,但BJ40有著將近40度的接近角,很長的懸架行程,又借助機械式四驅的威力,這些坡道完全都成了小兒科。無論怎樣,4個輪子都老老實實的趴在地上,提供有效的附著力,在沖上坡頂的一剎那,車輪卷起的沙土高高揚起,體會著征服的快感,你只會覺得爽的一塌糊涂。這才是真正的越野車!它就應該這么玩。
之前還被我們奚落指責的齒比設定,在這里卻帶來了強大的扭矩,尤其是低速下的大扭矩,即便用2擋不掛4驅也能沖上近20度的陡坡。新的前懸架結構配合起強壯的轉向系統,不僅讓前輪的跳動更加合理,同時還使得方向控制更加靈敏、省力。
BJ40的底盤離地間隙達到了210mm,再借助短軸距的威力,這使它在坑洼的地面上也能如履平地。簡單的底盤結構,有著堅固的大梁做底稱,即便托一下底也能毫發無損。整體式后橋在公路行駛時讓舒適性受到了影響,但在越野條件下這一結構卻有著無比的優越性,無論地形多么險惡,即便車子的前后軸已經扭成了接近30度,動力仍能可靠的傳遞到車輪。
新的分動箱結構顯然還是參考了切諾基上的部分設計,依然分為后驅、四驅高速(4H)、N(空擋)、四驅低速(4L)四個擋位,但在轉換模式上更加方便,只需在停車的狀態下向前或者向后推拉便可完成擋位的切換。尤其是它裝備的4L四驅低速擋,擁有加力箱功能能夠將發動機扭矩放大2.5倍,到達542N.m。這樣一來很多不算小的坡道BJ40都能夠用怠速輕松通過,而整個越野場里最大的陡坡也不能對它造成什么困難,僅需輕點油門便能輕松爬過。
關于BJ40的一些遺憾
出色的越野性能以及極高的改裝潛力讓我們對BJ40的底盤設計贊賞有加,但發動機仍然是整體因素當中較弱的一環,換裝柴油發動機是我們心中最理想的組合,另外在如今的大環境下,增加一款T動力無疑也是動力與油耗之間的最佳平衡。
除此之外,BJ40沒有全系標配差速鎖也是一大遺憾,這讓也越野為生的它并不能征服交叉軸這一情況;也就是說在您的對角線車輪(如左前輪和右后輪)同時出現打滑失去摩擦力的時候,BJ40只能等待著救援的到來,盡管這樣最低配置的車型沒有裝備這一項,但對于BJ40這種家伙來講,它更應該出現在廠家的標配單里。帶有后橋自鎖式限滑差速器的車型,當一只后輪失去附著力之后將30%的驅動力傳遞到有附著力的車輪,性能更強大。
總結:
在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史上,北京2020系列絕對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款車型,它是迄今為止僅存的幾款純粹中國血統的汽車之一,如今它終于后繼有人,車壇不死鳥的傳說得到續寫。
如果您日后在城里你看到一臺沒有經過任何改裝的、慢慢悠悠行駛的BJ40,那么可以肯定這位車主一定是個自孽狂,因為如果不是為了去野地里撒撒野,我真的找不到任何一個購買牧馬人的理由。放飛心情,一起出發,去挖掘隱藏在心底里的那點最原始激情,才是BJ40存在的意義。
體會著車輪與地面的摩擦,聆聽著減震與土坡硬碰硬的較量,征服著眼前一個有一個的陡坡,這才是真正的越野!沒錯,曠野才是這臺猛獸應該生活的地方,蝸居在城市鋼鐵森林里的BJ40充其量只是一只困獸而已。在燈火闌珊時我們涌入了車流,繁星點亮一般的剎車燈頻頻映紅我們的臉,大家似乎都感受到了一種茫然若失,未曾離開卻已經開始懷念。
一天下來,滿身泥濘,胳膊酸痛,但每個人的臉上都陶醉地咧著嘴露出一排白牙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