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通過靜態接觸后我也認為它的確不錯,接下來我們將在開放公路及封閉場地上進行駕駛體驗,鑒定一下這款運動平臺上打造的SUV究竟如何。
不出所料,X80使用了一臺代號為CA4GD1的2.0升自然吸氣發動機(后期會推出2.3升和1.8T發動機),而不是大家期望的那臺馬自達MZR發動機,為了控制成本,這樣做無可厚非,B90和B70也是相同的配置。因為試駕時車輛還沒有上市,所以我們暫時參照B90的數據指標,最大功率108kW(147馬力)/6500rpm,最大扭矩184Nm/4000rpm。
給這款發動機提供傳動工作的是來自日本愛信的第二代F21 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相比于上一代產品不但在經濟性上有所提升,并且手動模式和S運動模式可以給駕駛者帶來一定的駕駛樂趣。另外,X80手動車型將使用馬自達G6M六速手動變速箱,給用戶提供了更多選擇。
和之前的兩款轎車一樣,X80底盤很扎實,堅硬的避震器能夠傳遞給駕駛者清晰的路面回饋,轉向系統有很高的精準性,阻尼設定力度適中,追求駕駛的人一定會很喜歡這種感覺。實際上X80的底盤設定很難和普通SUV掛上鉤,當然,這是在我們意料之中的事情,也是X80的特點之一,沒必要避諱這一點,這就是一款定位城市的SUV。
穿梭于市區,我們得到了不少回頭率,這得歸功于外觀設計師,不過在享受注目禮的同時,我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右腳,過于靈敏的油門響應會在不經意間讓你覺得很突兀,甚至嚴重影響到乘客們的心情,好處是輕微的一個動作就可以完成起步或者低速超車工作,由于動力有限,X80的中高速再加速能力有些疲軟。
6擋變速箱齒比偏疏,為了獲得更大扭矩去帶動車輛,變速箱不得不延緩換擋時機,導致沖擊感會比一般自動變速箱明顯,雖然還不至于影響到日常舒適性,但還是有點糾結。這種偏疏的齒比更適合高速巡航,80km/h狀態下,發動機轉速維持在1600rpm,車內很安靜,這種工況下的油耗表現,我想就不用多說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通過半天的開放道路試駕,我們對X80有了大致的了解,出色的底盤性能和駕駛感覺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動力調校上的缺憾和變速箱表現我們也認為還有可提升空間。接下來,移步封閉場地,通過事先安排好的科目體驗,繼續了解這款車在駕駛性能方面的表現。
因為底盤系統源自馬自達6平臺,所以懸掛結構也順理成章的沿用了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結構,從技術和復雜程度講,位于同級別領先地位。這種懸掛的調節范圍很寬裕,既可以偏向于舒適,亦可變得很運動,而我們的主角X80則屬于后者。
首先我們將要通過輪胎鋪成的障礙,這個科目主要測試車輛的底盤功力,因為X80為兩驅結構,所以通過時需要加點速度,不然很容易因抓地力不足導致困在科目內。通過障礙時,避震器工作頻率很高,車內可以感覺到明顯的顛簸,避震器并沒有能力過濾掉這些震動,而底盤隨著震動沒有發出任何異響,相當穩健。
上一頁已經說過,X80并不是針對越野路面設計的SUV,不過在場地內還是遇到了圓木搭建的測試臺,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上了。車輛小心翼翼的爬上坡頂,后杠距地面還有些角度,離去角沒有問題。但如果一不小心,下坡時就會輕微托底,因為慣性和發動機重量的緣故,前避震屬會壓縮的很低,所以切記要注意車速,這種情況下,塑料下護板只能幫上小忙。
接下來通過斜坡測試,可以看到X80已經有一個車輪離地,該測試主要考驗車身剛性。通常情況下,車內會聽到因車身變形而發出的扭曲聲,但通過幾組測試之后,X80在通過該項目時車內依舊安靜,證明車身在剛性方面表現出色。
實際上,同時進行上述科目的還有兩款日、韓系競品車型,但出于某種原因,我并不想把這兩款產品曝光,只能說,X80相對于兩款成熟且具有一定保有量的競爭車型,在科目的表現方面是占優的。
接下來的場地體驗由于天空不作美,只能將車速放緩,即便如此,X80表現出的靈活性和整體駕控感覺也遠勝于同級別SUV表現,實際上X80所表現出來的敏捷更像是一輛轎車。極具韌性的底盤和承托力出色的避震器,加上精準的轉向系統,令它具有極高的駕駛樂趣,而遠非傳統SUV可以比擬的。
總結:
先前的忐忑果然靈驗了,X80在同級別車型中真是運動到了極致,在提倡空間和舒適的SUV市場推出這樣一款車型必須具備一定勇氣和對產品極大的自信,而通過廠家精心安排的場地體驗表明,一汽奔騰的領導們似乎并不想避諱這點。當然,我們可以更換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待,在已經被日韓系穩穩占據的中低端SUV市場,缺少一輛突出運動的SUV,X80做到了,但廣大消費者買不買賬還需要市場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