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到過一條相當血腥的新聞,讓很多小伙伴都驚呆了:寧波奉化的鄭先生,坐在新買的比亞迪 S6里面,按了一鍵啟動按鈕,彎了一下腰,車子還沒動呢,安全氣囊就炸開了。
炸開的安全氣囊把鄭先生的右半邊臉幾乎拍碎了,腦部有挫裂傷,眼眶周圍粉碎性骨折,目擊者小王說:“我看到車主臉上有很大一個洞,鮮血直流,身上全部都是血。”
大家都知道,安全氣囊是在車輛遭到撞擊的情況下才會彈出,來防止車內人員與方向盤等物體發生二次碰撞的緩沖物,現在這東西居然本身就有這么大的殺傷力,是不是讓你“細思甚怖”?在某比亞迪的車主論壇上,已經有車主表示要把安全氣囊給拆了,小心開車總比帶著“炸彈”好……
不妨跟你一起來研究一下,這安全氣囊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威力。
我們先來看安全氣囊的工作原理。
大致來說,安全氣囊就相當于在碰撞發生時,有人及時在你面前塞了一個枕頭,但是這個枕頭要怎么塞,就需要一套相當精密的系統來工作了。
首先,要通過感應器,檢測到車體受的沖擊力大于設定值;然后,電腦啟動充氣元件中的電爆管,點燃火藥粉和氣體發生劑——它們可以在0.03秒內給氣囊充氣,使氣囊瞬間變成一個“大氣球”,沖破方向盤或中控臺上的面板,填滿駕駛員前方的空間,起到緩沖作用。
簡單來說,這氣囊就是被“炸”出來的,而“炸”出來的力量有多少呢?據測算,氣囊彈出的速度大致是320KM/H,產生的撞擊力約有180公斤——相當于兩個胖子跳起來踩在你臉上。
好啦,現在你知道了,其實你平時開車的時候,確實就是帶著幾個“炸彈”在開。只不過,正常情況下,只要傳感器工作正常,這個“炸彈”是不會自己爆炸的。
而像比亞迪S6的事故,到底是傳感器出了問題,還是其他原因,在正式的調查報告出來之前,我們也不好妄加揣測。
另外我們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是這位鄭先生是在彎腰的時候被氣囊擊中的。我們知道,在車里彎腰的話,臉一定會離方向盤很近——這一點也是鄭先生受傷如此重的原因。
汽車的安全氣囊系統,其實真的不只是這幾個“氣球”而已。它在設計之初,就是跟預張緊安全帶和安全座椅這些裝備是整體考慮的。也就是說,你只有以正確的姿勢坐在座椅上,并正確使用安全帶固定好自己的身體,安全氣囊才能起到正常的保護作用。
所以,有的人開車不系安全帶就等于時刻要面臨著被安全氣囊打臉的風險;更多的是新手上路,因為太緊張,背一直是挺得直直的,臉湊在前面,恨不得能把頭放到中控臺上去開車——這正是要出大事的節奏啊!
放松身體,把座椅調到最舒服的位置,把背牢牢地靠在座椅靠背上,半舒展手和腳,并且系好安全帶,這樣你買的那些4安全氣囊+側氣簾之類的牛逼配置,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此外還必須要提的一點就是兒童。在你買到新車時,一般都會看到副駕駛座的遮陽板上會貼有廠家的警告標志——“請不要將兒童座椅放在這里,氣囊彈出將會造成嚴重損傷。”
現在許多家長都知道要為小朋友購買專用的兒童安全座椅了,但或許多少都會有人忽視這條警告信息。
安全氣囊的巨大沖擊力,對成人來說,正常坐姿下拍到臉上只是有點痛而已,但對小朋友來說,卻往往能造成致命傷害。最好的方法是把座椅安放到后排中央,如果不得不安放在側面,必須考慮這里是不是有側氣囊會彈出。
我們在買車時,當然應該關注安全氣囊這一問題。一般來說,安全氣囊越多越安全,但事實上,氣囊位置設置得是否合理,相應系統是否都能有效工作,都是更加關鍵的。
對于駕駛員和乘客來說,坐車時確實可以把氣囊想象成一個隨時會爆炸的炸彈,沒事兒的時候,請盡量遠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