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探險者、Jeep大切諾基以及雪佛蘭Tahoe三款中大型的SUV車型被外界并稱美國三大SUV的精髓;三款車型也有著不同的消費群體,其中Jeep大切諾基是三款車型中越野性能最好的車型;雪佛蘭則依靠皮實、可靠、耐用以及相對低廉的價格成為了政府部門的采購車型;而福特探險者則是最適合美國家庭用車的一款SUV車型。而隨著越來越多的SUV車型偏向于城市使用,強調越野性的SUV車型也逐漸被多功能實用的城市SUV所取代。
2013年3月28日,福特7座中大型SUV Explorer-探險者正式登陸國內市場;這也是在中型SUV-銳界、緊湊型SUV翼虎、小型SUV翼搏之后,福特在國內推出的尺寸最大的城市SUV車型,競爭對手瞄準了豐田普拉多、別克昂科雷以及JEEP大切諾基等車型。
福特7座中大型SUV Explorer-探險者已于去年在國內上市
相對其他競爭對手來說,福特探險者雖然進入國內時間較晚,但是其在美國受歡迎的程度一點也不遜于國內最熱銷的SUV車型;多功能性、合理的價格以及悠久的歷史造就了這款車的知名度。
第一代探險者誕生于1990年3月份
第一代探險者內飾極為簡陋
福特探險者自從1990誕生至今,已經進化到了第五代;第一代探險者誕生于1990年3月份,當時也并未劃分至中大型SUV的范疇;除了傳統的五門版車型之外,福特與1991年還在日本推出了雙門板的Sport車型。動力搭載了排量較大的4.0L V6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達到了116kW;傳動匹配了4速自動或者是5速手動變速器,四驅系統采用的是博格華納提供的分時四驅技術;而底盤結構則采用非承載式設計。
時隔5年之后,第二代探險者于1995年推出
時隔5年之后,第二代探險者于1995年推出,相比第一代車型,其在造型擺脫了粗獷的造型;發動機增加了了排量更大的4.9L V8發動機,不過最大輸出功率也僅有153kW。傳動則由全新的5速自動替換了上代車型的4四自動變速器。此外四驅系統也得到了進化,帶有兩檔分動器,可在高速兩驅、高速四驅以及低速四驅三種模式間切換,使得越野性能也逐步提升。
第三代車型誕生于2002年,是該車型壽最短的一代
而在2006年推出的第四代車型相對于第三代來說變化并不明顯
第三代車型誕生于2002年,除了外觀造型以及內飾有所改動之外,動力系統方面再次得到了更換,依舊保留了210馬力的4.0L V6發動機,不過又換裝了全新的4.6L V8發動機。而按照推出時間的長短來算,第三代車型是該車型壽最短的一代。而在2006年推出的第四代車型相對于第三代來說變化并不明顯,只是在內部配置以及舒適程度升增加了不少,同時同時胎壓監測系統和ESP都成為了標配。
目前在國內上市的車型為第五代探險者,從2011年推出;這款車是基于2008年北美車展上推出的探險者概念車為基礎打造,最終的量產版車型與此前的概念車還是有著較大的差別;第五代探險者的推出也顛覆了福特在SUV車型領域粗狂的設計。
第五代探險者是基于2008年北美車展上推出的探險者概念車為基礎打造
福特第五代探險者在造型上極為硬朗,既增加了硬朗的線條、又不缺乏圓潤的設計;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消費者對于城市SUV車型的需求。霸氣的前臉設計與粗壯的同色前進氣格柵不無關系,飛翼型的前大燈也錦上添花,讓原本擁有粗獷體型的探險者多了一分細膩。
第五代探險者的推出也顛覆了福特在SUV車型領域粗狂的設計
整體造型依舊保持了美系SUV充滿肌肉感的形象,更為傾斜的A柱一改老款近乎垂直的前風擋設計,再搭配腰部內凹式設計,不僅突出了輪拱的力量感,也彰顯出獨特的時尚氣息;A、B住采用了黑色包圍設計,而C住則與車身顏色融為一體;而D柱處的設計則突破了傳統SUV連為一體的設計。
整體造型依舊保持了美系SUV充滿肌肉感的形象
黑色的D柱使后車窗一直延伸到車身側面
而在尾部造型方面,其整體看起來并沒有前臉那么霸氣十足,不過簡潔而富有層次的線條與貫穿車身的亞光金屬飾條卻賦予了難能可貴的前衛感。黑色的D柱使后車窗一直延伸到車身側面,而頂部擾流板就像突出的帽檐,二者結合完美的結合,卻成就了非常整體的尾部造型。尾門采用電動調節,只需輕輕一按即可實現開啟與關閉,更可調節開啟高度。
探索者的車身尺寸分別為5006×2005×1743mm,軸距達到了2860mm
內飾也一改早前美系SUV車型粗獷的設計;灰和黑組成的內飾基調,配合點綴的木紋以及銀色飾板,讓中控臺看上去顯得有些酷酷的。而得益于寬闊的車身尺寸,空間感也不再拘謹。接縫緊密的做工以及軟性材料的應用,均讓我們看到第五代福特探索者在工藝品質方面的巨大進步。
內飾也一改早前美系SUV車型粗獷的設計
內部多媒體操作系統已經漢化
新車還配有MyFord Touch車載多媒體互動系統及SYNC車載多媒體通訊娛樂系統帶緊急救援功能;該系統有效整合了娛樂、通訊、導航、空調四大功能,詮釋人車互動新定義。中控臺的8英寸全彩觸摸屏和位于儀表盤上的兩塊4.2英寸顯示屏進行直接清晰的顯示,通過中控操作面板、方向盤上的五向按鍵和語音識別等方式操控,你可輕松實現免提通話、閱讀短信、播放音樂等多項功能。
內部采用了2 3 2的座椅布局,主要采用了黑色的顏色
第三排座椅則可以依靠電動按鈕來控制
內部采用了2 3 2的座椅布局,第二排座椅可根據車主需求放倒,而第三排座椅則可以依靠電動按鈕來控制。座椅主要采用了黑色的顏色,并且圓潤的輪廓充滿了肌肉感;三幅式方向盤配備了齊全的功能按鍵;此外新車還配備了自動泊車輔助系統、BLIS盲點信息系統、車道保持輔助系統等配置。
第二排座處配備了雙頭針DVD播放器
新車還配備了全景天窗
動力方面,海外版福特探險者搭載了2.0T和3.5L兩種動力配置;其中2.0T Ecoboost最大功率177kW,最大扭矩339Nm;3.5L車型采用的是Ti-VCT發動機,最大功率213kW,最大扭矩345Nm;傳動匹配了6速SelectShift自動變速器;而進口到國內的車型只匹配了3.5L發動機。
進口到國內的車型只匹配了3.5L發動機
傳動匹配了6速SelectShift自動變速器
至于驅動形式方面,福特為探險者配備了路況實時慣例系統智能四輪驅動系統,并且還帶有陡坡緩降控制,取代了傳統SUV的分動器構造,新的系統更加形象化,便于駕駛者進行判斷;并且還擁有普通路況、泥地路況、沙石路況和冰雪路況四種路況選擇。
新車還有四種不同的駕駛模式選擇
不同模式下可應對不同的路況
其中泥地模式—漸進油門,限制升檔并減少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的靈敏度,使車輛保持持續動能;沙地模式—調節油門向車輪輸送最大扭力,變速器盡可能長時間地處于低檔狀態,讓車輪高速轉動;雪地模式—提供更為謹慎的油門控制,方便變速器提前升檔,并提升牽引力控制系統的敏感度以限制車輪打滑。而日常用到的普通模式則能夠控制扭力偏向前輪,按需向后輪輸送扭力,以增強車輛性能。
編輯點評:此前我們提到福特探險者是一款中大型的SUV車型,其競爭對手瞄準了豐田普拉多、別克昂科雷以及JEEP大切諾基等車型;與眾多的美系SUV車型相比,其在實用性以及配置方面有著很高的優勢,并且價格也比競爭對手更加具有誠意。而相對日系的SUV車型來說,雖說可靠性是其主打的優勢,但是想花這個價錢來買同級別的車型的話,那基本上是“乞丐版”的配置,眾多手動調節的配置真心對不起這個價位。而德系的SUV車型雖然得到國內眾多消費者的認可,但是如果想要買3.5L V6排量的車型,其價位基本上已經超過了百萬元,更不用提其挑油的毛病;所以福特探險者在與諸多的車型競爭當中優勢較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