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5月6日-5月8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碰撞實驗室對長安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馬自達牌/MAZDA CAM6460B5型多用途乘用車(MAZDA CX-5 2.0L自動舒適型)完成了“C-NCAP碰撞試驗”。

競爭對手得分情況
| 正面100%重疊剛性壁障碰撞試驗 | |||
| 車型 | 豐田rav4 | 福特翼虎 | 本田cr-v |
| 得分 | 16.33分 | 14.37分 | 16.24分 |
正面碰撞試驗:前機艙因吸收了大部分碰撞能量而潰縮變形;前排氣囊正常彈出,前排假人頭部與氣囊接觸,印跡清晰;腿部與前艙接觸,印跡清晰;后排假人安全帶緊扣,手臂不規則舉動。

正面碰撞試驗是試驗車輛 100%重疊正面沖擊固定剛性壁障。試驗速度不得低于50km/h。試驗車輛到達壁障的路線在橫向任一方向偏離理論軌跡均不得超過 150mm。在前排駕駛員和乘員位置分別放置一個 Hybrid III 型第 50 百分位男性假人,用以測量前排人員受傷害情況。在第二排座椅最左側座位上放置一個 Hybrid III 型第 5 百分位女性假人,最右側座位上放置一個 P 系列 3 歲兒童假人,用以考核乘員約束系統性能及對兒童乘員的保護。

碰撞后,MAZDA CX-5 2.0L自動舒適型(以下簡稱MAZDA CX-5)迅速向后退。整個發動機艙由于吸收了大部分沖擊力,大部分配件破裂變形;前包圍變形破裂,前機器蓋變形向上拱起,兩側翼子板受擠壓而變形,氣囊彈出,擋風玻璃完好; A、B、C柱保持完好,無明顯變形;四門可正常開啟,方便了乘員自行打開車門迅速逃生。

碰撞后,前排雙氣囊正常彈出,駕駛席假人頭部與氣囊觸點清晰;腿部與前艙接觸力度較小,但印跡清晰;轉向管柱無明顯變形;副駕駛席假人坐姿正常,氣囊觸點印跡清晰,假人腿部與前艙接觸,印跡清晰,安全帶緊扣。前排除了腿部有少許扣分外,無明顯扣分跡象。



后排假人坐姿正常,安全帶緊扣,手臂有不規則的舉動。兒童假人運動幅度較大,安全帶緊扣。具體受傷情況還需根據安裝在假人傳感系統綜合判斷。
| 車輛外觀 | |||
| 前機艙變形 | 潰縮變形 | ||
| 前懸是否位移 | 無 | ||
| 翼子板變形情況 | 變形 | ||
| A柱變形情況 | 無明顯變形 | ||
| B柱變形情況 | 無明顯變形 | ||
| C柱變形情況 | 無明顯變形 | ||
| 車頂部變形情況 | 無明顯變形 | ||
| 車底部門檻梁變形情況 | 無明顯變形 | ||
| 前風擋玻璃是否破損 | 完好 | ||
| 前排假人坐姿 | 正常 | ||
| 后排假人坐姿 | 正常 | ||
| 備注 | 無 | ||
| 車輛內部 | |||
| 氣囊是否打開 | 氣囊打開 | ||
| 假人頭部接觸點 | 印跡清晰 | ||
| 內飾板破損情況 | 稍有變形 | ||
| 假人膝部及小腿接觸點 | 接觸印跡清晰 | ||
| 是否有尖銳物體出現 | 無 | ||
| 前排座椅受損情況 | 無 | ||
| 前排假人受傷情況 | 坐姿正常 | ||
| 后排假人受傷情況 | 坐姿正常 | ||
| 后排座椅情況 | 正常 | ||
| 前排假人坐姿 | 正常 | ||
| 后排假人坐姿 | 正常 | ||
| 備注 | 無 | ||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可變形移動壁障側面碰撞試驗:側氣簾、側氣囊彈出,左側車身嚴重變形,防撞鋼梁凸顯;前排假人頭部與側氣簾接觸,印跡清晰;后排女性假人坐姿正常,身體與內飾板接觸,印跡清晰。
2014年5月7日下午2點,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碰撞實驗室對長安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馬自達牌/MAZDA CAM6460B5型多用途乘用車(MAZDA CX-5 2.0L自動舒適型)完成了“可變形移動壁障側面碰撞試驗”。

| 被動安全配置 | |||
| 安全車身 | 高剛性輕量化 “創馳藍天車身” | ||
| 側氣囊 | 有 | ||
| 側氣簾 | 有 | ||
| 碰撞瞬間速度 | 50.5km/h | ||
| 備注 | 主要考驗車身結構 | ||
側面碰撞后,側氣囊、側氣簾彈出,防撞鋼梁凸顯,左側車身嚴重變形;B柱向內縮進,下端變形,上頂梁多處變形;擋風玻璃完好,左后車門變形。
競爭對手得分情況
| 可變形移動壁障側面碰撞試驗 | |||
| 車型 | 豐田rav4 | 福特翼虎 | 本田cr-v |
| 得分 | 18.00分 | 18.00分 | 17.73分 |

碰撞后,駕駛席座椅稍有變形,前排假人坐姿正常,安全帶緊扣,頭部與側氣簾接觸完好,印跡清晰;左前車窗變形,車窗玻璃粉碎!無明顯扣分現象。


碰撞過程中,后排假人碰撞期間運動幅度較大,身體與內飾板接觸,痕跡清晰;安全帶緊扣,假人具體的受傷情況還需等待試驗結果。從實驗現場來看,無明顯扣分跡象。


| 車輛外觀 | |||
| 前風擋玻璃 | 完好 | ||
| 假人坐姿 | 正常 | ||
| 側氣簾及側氣囊是否打開 | 彈出 | ||
| 翼子板變形情況 | 稍有變形 | ||
| A柱變形情況 | 無明顯變形 | ||
| B柱變形情況 | 向內凹陷 | ||
| C柱變形情況 | 明顯變形 | ||
| 左側車窗是否破損 | 變形 | ||
| 左側車頂部變形情況 | 明顯變形 | ||
| 左側車下部凹陷情況 | 凹陷 | ||
| 左側車底部變形情況 | 變形 | ||
| 車身整體變形情況 | 左側變形 | ||
| 車輛右側是否有防側翻支架 | 有 | ||
| 備注 | 無 | ||
| 車輛內部 | |||
| 左側車門內飾板是否破損 | 變形 | ||
| 駕駛員座椅是否變形 | 稍有變形 | ||
| 車輛內部是否有尖銳物體出現 | 無 | ||
| 中控臺及內飾是否破損 | 無明顯變形 | ||
| 備注 | 無 | ||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正面40%重疊可變形碰撞試驗:前機艙吸收分散了大部分沖擊力,大部分配件斷裂脫落,部分配件飛離車身較遠,上頂梁無明顯變形;前排假人腿部與前艙接觸,印跡明顯;后排假人運動幅度較大,安全帶緊扣!
2014年5月8日下午2點,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碰撞實驗室對長安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馬自達牌/MAZDA CAM6460B5型多用途乘用車(MAZDA CX-5 2.0L自動舒適型)完成了“正面40%重疊可變形碰撞試驗”。
| 被動安全配置 | |||
| 安全車身 | 高剛性輕量化 “創馳藍天車身” | ||
| 正駕駛氣囊 | 有配備 | ||
| 副駕駛氣囊 | 有 | ||
| 側氣囊 | 有 | ||
| 側氣簾 | 有 | ||
| 碰撞瞬間速度 | 63.9km/h | ||
| 備注 | 主要考驗車輛的車身結構和約束系統 | ||

競爭對手得分情況
| 正面40%重疊可變形壁障碰撞試驗 | |||
| 車型 | 豐田rav4 | 福特翼虎 | 本田cr-v |
| 得分 | 15.81分 | 15.56分 | 15.02分 |
偏置碰撞試驗是車輛以不低于64公里每小時的速度,以左側40%的截面積撞擊到一個可變性的蜂窩鋁壁障上的實車試驗。該實驗因為只有40%的碰撞接觸面積,更接近于現實交通事故中的汽車碰撞,同時作用在車輛上的碰撞力度也較完全正面碰撞試驗要大一些,對車輛是一個更加嚴峻的考驗。


碰撞后,整車向右后方成一定弧度倒退,引擎艙吸收、分散了大部分沖擊力導致嚴重變形,幾乎縮進一大半,大部分配件散落一地;左前大燈破碎,前包圍斷裂脫落,左側翼子板潰縮變形,前防撞鋼梁嚴重扭曲變形,左縱梁彎曲變形;上頂梁及車頂多處變形,A、B、C柱無明顯變形,車門可正常開啟,不影響駕乘人員自行打開車門迅速逃生。

碰撞后,前排氣囊正常起爆,駕駛席假人向左微傾,安全帶緊扣。 駕駛席假人頭部與氣囊接觸印跡清晰,假人腿部與前艙接觸,印跡清晰;副駕駛席假人安全帶緊扣,腿部與前艙接觸,印跡清晰,頭部與氣囊接觸印跡清晰。腿部有少量扣分外,頭頸部及胸部無明先扣分跡象。



碰撞后,后排假人運動幅度較大,身體右傾,安全帶緊扣;手臂有不規則舉動,具體的受傷情況還需等待試驗數據分析。
| 車輛外觀 | |||
| 前機艙變形情況 | 嚴重潰縮 | ||
| 前懸是否變形 | 變形 | ||
| 翼子板變形情況 | 左翼子板斷裂 | ||
| A柱變形情況 | 無明顯變形 | ||
| B柱變形情況 | 無明顯變形 | ||
| C柱變形情況 | 無明顯變形 | ||
| 車頂部變形情況 | 無明顯變形 | ||
| 車底部門檻梁變形情況 | 變形 | ||
| 前風擋玻璃是否破損 | 龜裂 | ||
| 前排假人坐姿 | 正常 | ||
| 前排座椅是否位移 | 無 | ||
| 后排假人坐姿 | 正常 | ||
| 備注 | 無 | ||
| 車輛內部情況 | |||
| 正副駕駛員氣囊是否打開 | 正常打開 | ||
| 假人頭部接觸情況 | 與氣囊接觸明顯 | ||
| 內飾板破損情況 | 部分變形 | ||
| 正駕假人膝部及小腿接觸情況 | 接觸印跡清晰 | ||
| 副駕假人膝部及小腿接觸情況 | 接觸印跡清晰 | ||
| 是否有尖銳物體出現 | 無 | ||
| 后排假人坐姿情況 | 正常 | ||
| 后排座椅情況 | 正常 | ||
| 備注 | 無 | ||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鞭打試驗:假人坐姿正常,安全帶緊扣,具體情況還需根據假人身上傳感器及高速攝像機進行綜合分析,具體受傷情況還需等待試驗結果分析。
2014年5月7日下午2點30分,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碰撞實驗室對長安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的馬自達牌/MAZDA CAM6460B5型多用途乘用車(MAZDA CX-5 2.0L自動舒適型)完成了“鞭打試驗”。


競爭對手得分情況
| 鞭打碰撞試驗 | |||
| 車型 | 豐田rav4 | 福特翼虎 | 本田cr-v |
| 得分 | 4.00分 | 4.00分 | 4.00分 |
試驗規則:鞭打試驗是指將試驗車輛駕駛員側座椅及約束系統仿照原車結構,固定安裝在移動滑車上,滑車以速度變化量為15.65km/h(正負0.8km/h內)的特定加速度波形發射,模擬后碰撞過程。座椅上放置BioRID II型假人,通過測量后碰撞過程中頸部受到的傷害情況,用以評價車輛座椅頭枕對乘員頸部的保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