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最近對奇瑞的兩款復興之作可謂了解頗深,從艾瑞澤7到今天的主角瑞虎5,筆者都有將近2周的體驗。而這兩款車的進步之處,幾乎不需要兩周時間,而是從你跨進車門再到開出停車場的瞬間就可以很快體會到。
而這輛瑞虎5,無論從外部的鈑金漆水,再到內部裝潢用料,真的很難讓人聯想到那個曾經粗制濫造的奇瑞。但畢竟受成本及售價的制約,它當然不能像合資二三十萬的車型那樣完美。而它追趕完美的態度是值得肯定的。
由于瑞虎5 CVT車型的測試文章已經很多,我們特意拿來了一臺5速手動變速箱車型進行測試。那么在文章中,筆者也將對這臺5速手動變速箱做詳細的介紹。究竟手動擋的瑞虎5開起來如何,還請您文章中尋找答案。
說到這臺手動車型,不得不說說提車后的一個小插曲。路人甲:“哥們兒,您這瑞虎5是手動自動的?”我:“手動的。”路人甲:“哎,真是的,你說這奇瑞怎么就不出自動擋的瑞虎5呢。”我:“有自動擋啊。”路人甲:“有是有,我去的店里都說沒貨啊,而且要等好久。”這段對話一方面說明了瑞虎5的關注度其實很高,另一點也說明,自動擋車型在我國的認知程度在逐年提高。
外觀設計相比起艾瑞澤7來說少了些驚艷感。略顯低調的外觀能夠討好更多不同審美觀消費者的認同。千萬不要被瑞虎兩個字所迷惑,這臺瑞虎5的車身尺寸已經完全超越了瑞虎以及瑞虎3車型。從高高的車身姿態上來看的話,氣勢上倒頗有些中型SUV的感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對于那些愛面子的消費者,瑞虎5比較能夠滿足您們的需求。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2內飾做工值得表揚
一部車的內部裝潢是最能體現其做工優劣的地方,畢竟比起外部的鈑金及漆水來說,中控臺只要用手摸摸便可馬上知道答案。雖然瑞虎5采用了硬質塑料作為其中控臺的主要材質,但由于做工和裝配工藝上佳,其手感和視覺效果并不顯得廉價。這也再一次驗證了開頭筆者所述,如果能加入一些軟質材料,那內飾就真的非常完美了。
至于內飾部件的供應商,筆者了解了一下,來自于美國江森自控有限公司 (Johnson Controls, Inc. 又譯:約翰遜控制有限公司)。雖然大家聽著可能比較陌生,但江森其實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內飾零部件供應商。
方向盤左右兩側的多功能按鍵包含了多媒體控制、行車電腦控制、定速巡航控制、藍牙電話四大功能,使用起來也十分方便。
這部高配手動瑞虎5的內部配置挺高,除了座椅加熱外,大多數合資中高配車型中的配置在這臺車上都能找到。而相比起它10多萬的價格來說,真的可以說非常超值。還是那句話,如果能有座椅加熱的話,那這配置就真的非常非常完美了!
奇瑞的這套多媒體系統我們也曾多次接觸了,它的一大優點是普及度超高。全系車型均配備了這套7寸大屏多媒體系統,而且也只有手動家享版這一款入門級車型不帶有導航功能。在自主品牌車型裝配的多媒體系統中,這套系統的優點是界面清晰易懂,而且操作簡便,并有自己獨有的一套很漂亮的界面UI,且與手機藍牙的匹配度也不錯。當然,它也不能算作完美,如果反應速度再快一點就更好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3儲物空間超多
乘坐空間方面對于這類SUV來說自然不用過多擔心。不過瑞虎5的軸距在同級別內并不具有優勢,但空間表現也并沒有令人失望。無論是頭部還是腿部空間,瑞虎5的空間表現基本和同級別車型持平。
另外,后排座椅的靠背角度不可調,且后排坐墊整體有些偏硬。這兩點是瑞虎5車內空間表現的兩點不足。
說到車內的儲物空間,瑞虎5的優勢就十分明顯了。進入車內后你會發現,你隨身攜帶的任何一件物品都能很快找到一個放置它的地方。因為車內的各種儲物格和暗槽真的是太多了,尤其是前排。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4加速以及制動測試
動力系統并沒有給人以眼前一亮。這臺代號為SQR484F的2.0L自然吸氣也曾經為奇瑞的其他車型效力(帶有DVVT可變氣門正時)。整體表現中規中矩,最大功率與最大扭矩的輸出都偏向于中高轉速。與之前試駕的車型不同的是,我們選擇的是一輛手動擋車型(5MT)。
性能測試:
如果論起步加速的話,我想大部分人都會認為,手動變速箱肯定要比CVT變速箱更快。不過這點在瑞虎5上卻有點行不通了。雖然手動變速箱在起步上有一定優勢,但如果擋位齒比調校不合理的話,在百公里加速成績的表現上反而會拖后腿。
最終測得的百公里加速時間為12.30秒。換入2擋后,由于齒比1-2擋齒比調校較疏,導致發動機轉速瞬間掉落1200轉左右,這就導致動力輸出有些斷點,加之在臨近95km/h時,需要掛入3擋。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導致這臺手動擋瑞虎5的加速成績并沒有CVT車型出色。
但是剎車水平確實令人刮目相看。雖然從圖中看到的制動姿態有些夸張,但卻剎進了38米大關,這在我們測試的該級別自主品牌車型中是當之無愧的No.1。剎車的優異性不僅體現在數據上,其給人的感官感受也相對出色。在全力踩下制動踏板后,剎車力度非常線性,沒有任何前躥的感覺,制動力度到后期依然很大。
繞樁體驗:
很顯然,較高的車身在繞樁環節中變成了負擔。在繞樁這類快節奏的左右變換中,車身高度帶來的不安定性讓駕駛員感到了更大的負擔。懸掛地回彈反應比較慢,整體偏向舒適地調校并不適合繞樁。由此可見,在日常駕駛中,若遇到這類大幅度快節奏的轉向時,瑞虎5的應對能力并不強。
日常駕駛:
這臺2.0L發動機與手動變速箱的搭配,在固定檔位下的加速感受明顯好于CVT車型。由于手動變速箱地傳動效率極高,所以發動機使出來的勁兒也就能夠被更好地傳遞到車輪。
低轉速的響應確實不那么靈敏,但超車時也并不需要用太高的轉速。2000多轉的時候,深踩油門就能明顯感受到些許地推背感,當然,這肯定不能跟性能車所媲美。只是相對于同級別車型而言。中高轉速很明顯要活躍多了,拉倒3000多轉再加速明顯推背感更強。
變速箱的表現可謂喜憂參半。手動變速箱的傳動效率自然不用擔憂,但最值得關注的就是齒比調校,更何況是這類擋位較少的5速手動變速箱。變速箱的手感值得稱贊,行程不長,且各擋位均有吸入感。離合器的接入點很清晰,但松開后必須要頂著點兒油門,離合哪怕是稍微抬得快了一點也會造成熄火。
1-2擋的齒比調校有些不太合理,轉速落差有些過大,造成行駛不順暢,加速時動力有斷點的情況發生。后面幾擋就舒服多了。5擋的傳動比中規中矩,對于巡航時的燃油經濟性有一定影響。
懸掛調校在繞樁環節中就已經有所領略。整體偏向舒適,初段支撐不錯,后段有些乏力。懸掛的濾震能力強,對于細小震動地過濾非常積極。雖然偏軟,但不會感覺到忽忽悠悠,對于長波震動的抑制很到位。整體調校并沒有什么特別的表現,對于家用來說顯得格外輕松舒適。整體行駛的質感在該級別內很出色。
總結:對于奇瑞近年來地努力筆者確實體會很深。從艾瑞澤7到瑞虎5,你能感覺到一個車企在真正的想做一臺接近完美的車。但畢竟造車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地摸索與總結,短時間內想達到完美幾乎是不可能的。但這部瑞虎5給你所展現出來的態度令人不敢小看它。
完美對于任何事物其實都是不可能的。但在汽車制造上,它所體現出的更多的是一種態度,一種對產品以及消費者負責的理念。雖然這臺瑞虎5有著這樣那樣的小問題,但這并不妨礙人們對于它的認可。瑞虎5并不浮夸,也不浮躁。它在盡可能給我們展現一個踏實穩重的形象。至于最終定論,在同級別內,這臺車值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