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余車新聞,專業逗比范兒。話題無下限,節操是路人。
同款SUV車型,為什么朋友的車就能輕松脫困?
前輪在鐵軌上打滑,對面火車就要開過來了,誰能助你一臂之力?
以平順性著稱的自然吸氣發動機,為什么在高海拔地區就顯得乏力?
隨著用車結構的改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熱衷于購買城市SUV,一般來說,他們平時都在城市使用,偶爾也希望能應付出游。此前,每當有人詢問范兒哥到底該選哪款車時,范兒哥就有著三天三夜也介紹不完的話。不過,在范兒哥參加了幾次SUV自駕游后,總結了幾類決定一輛SUV是否面面俱到的條件。
1選車難 一臺城市SUV足夠你嗨
根據車身的結構和驅動模式不同,SUV可以分為硬派車型和城市車型兩類。諸如帕杰羅、牧馬人、陸巡、奔馳G等車型都是硬派越野車的代表,無論是在荒無人煙的沙漠還是泥濘的沼澤地,都是他們馳騁的場地。另外,他們帶給消費者的感受除了擁有龐大的身軀之外,就是售價較為昂貴,一般車型的起售價在30萬以上。而談到城市SUV,它們外形設計會更加精致、而且維護保養價格也相對更低,這些車型的售價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
問題來了,一般消費者應該更多考慮購買城市SUV還是硬派SUV?范兒哥在多次越野自駕中,駕駛一臺經過輕度改裝(后文會提到)的城市SUV足以完成輕度越野。而考慮到一般消費者99%時間在鋪裝路面使用,所以如果不是有特殊需求,一臺城市SUV足以滿足使用需求。
2五座or七座 多出兩座煩惱多
“我們品牌SUV有七座版本,滿足一家老小同行的游玩需求”,消費者在4S店看車,經常會聽到這樣的銷售話術。而據范兒哥的觀察,一家老小多人出行大多會選擇MPV,并沒有人選擇一輛7座SUV。說到原因,由于90%的7座SUV車型的第三排空間都非常狹小,所以只能乘坐兒童,而有誰忍心將孩子放在連安全座椅卡扣都沒有的最后一排?
如果你仍然覺得有購買7座SUV車型的必要,那范兒哥就有必要告訴你個一擊斃命的理由:七座車型每2年就需要一次驗車,而五座車型6年才需要一次驗車。對,你就是遇上事兒了! 買啥?你來決定!
3兩驅or四驅 輸掉的還有面子
談到文章開頭的假想,一旦在危及關頭遇到車輪打滑的情況,即使是一臺具有適時四驅能力的SUV也能在一瞬間幫您度過難關。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就是在過鐵路道口時,尤其是路面有冰雪堆積的情況下,一旦車輪在鐵軌處打滑,而此時恰巧有火車從遠處駛來,生命必然命懸一線。而如果此時能夠激活四驅系統,或許就能在一瞬間駛過危險路面。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范兒哥在自駕游時就發現了問題。同是某個品牌的城市SUV在越野路面行駛,一臺具有四驅能力的車型就能輕松通過,而那臺只有前輪提供動力的車型就在一個土坡前持續打滑。此時此刻,車主輸掉的不只是四驅,還有面子。所以,在命懸一線或者需要脫困時,買四驅車多花的幾萬元瞬間就能賺回來!
4越野臟衣服 買車還要看好車門護板
由于SUV車型普遍存在離地間隙較高的問題,因此上、下車的過程中會與車身接觸,蹭臟衣物。或許因為城市中用車環境較為整潔,使用者一般不會發現這個問題。不過,經過越野路段行駛后,車身大多會附著很多泥土,范兒哥這時就發現此時SUV就分為另外兩類:一種是門板底部可以蓋住腳踏板,因此就可以不讓泥土蹭臟衣服。而另一種則是門板不能蓋住腳踏板,致使上、下車時蹭臟衣物。
5想讓越野能力翻倍 輪胎是關鍵
哪怕是硬派SUV,決定越野能力的重要因素依舊取決于輪胎性質,公路胎—HT胎、HT胎—AT胎、AT胎—MT胎,分別都會有一定脫困能力地提升。由此就驗證了范兒哥親眼所見,也是周圍朋友質疑的問題, 為什么有人敢開著一臺城市SUV去野外越野,重中之重就是更換了專業的輪胎。再談城市SUV,為了舒適性和靜謐性,99.9%的車型都只配備了摩擦力最低的公路胎,這也就是許多原裝城市SUV越野能力差的原因,此時如果換成AT越野胎,越野能力至少翻一番。
另外,選車時應盡量選擇帶有全尺寸備胎槽的車型,為什么?如果一旦換了AT胎,全尺寸備胎槽還有空間能能容得下,否則就只能放棄備胎或者尋求其他辦法了。
6直噴or增壓?高原使用盡可能選增壓機
近期,范兒哥分別駕駛著一臺4.0T的奔馳G500和一臺4.7L的陸巡在高海拔地區測試,兩個在平原地區能隨時產生推背感的車,在高原上差距就表現出來了。這臺配備自然吸氣發動機的陸巡明顯出現乏力感。
由于溫度和海拔是自然進氣發動機最主要的外界影響因素,而渦輪增壓是大氣壓力的2—3倍,所以在高海拔地區的消費者在選購車輛時,如果不想讓動力虧損,應盡量選擇匹配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車型。
7了解最小離地間隙點
無論是130mm的離地間隙,還是高達500mm的離地間隙,最重要的還是要知道最小離地間隙點在哪。舉個范兒哥在越野自駕時遇到的實例,一輛號稱有超過200mm離地間隙的車型,由于后車輪采用多連桿結構,其中一根拉桿的一部分裸露底盤下方,一次在越野路段行駛時,這根拉桿不巧被一根豎在地面的鐵管切斷,車輛也就無法繼續行駛。
這個例子很簡單的說明一個誤判,因為很多人以為車前唇或者側杠高就算底盤離地間隙高,而真正的離地間隙最小點還需要俯下身子觀察,因為有些車是排氣尾段最低、有的車是油底殼護板最低,總之,需要我們提前判斷。
Tips
當別人在關心你飛的高不高時,只有你的家人關心你飛的累不累。換言到汽車產品,諸如自動空調或者真皮座椅等舒適性功能只是表面,而要想一臺SUV真正得陪你玩陪你瘋,上述這些關鍵性因素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