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中國網 伴隨著中國私家車的增多,汽車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當年作為一個司機還是很光榮的事情,而現在有駕照也成為了找工作時的標準技能。伴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城市化進程,很多曾經很流行的交通詞匯現在已經作古,如今的小孩子甚至都沒有聽過。今天就讓我們找找那些已經逝去的交通名詞。
面向平民的出租車:面的
作為回憶,想必大多數人首先出現在腦海中的交通詞匯就是“面的”。“面的”是微型面包出租車的簡稱,現在已經很少能見到。“面的”這個詞匯起源于北京,而由于其外觀是黃色,所以也有“黃蟲”的別稱。作為“面的”的車型以天津大發為主,然后還有吉林、昌河、松花江等各種微面。“面的”原型車在日本是廂式貨車,盡管有很多設計缺陷,但是這種車型油耗低,經濟適用,成本低。尤其是大發車加裝座位后,既可以送貨又可以坐人,為當時的城鄉老百姓出行提供了轎車的替代品。
作為面向百姓的出租車,“面的”價位低廉,10塊錢10公里,每運營一公里收費1元,且客貨兩宜,很方便百姓運送較大件的電器,其實用性讓人嘆為觀止。在“面的”繁榮的1993年,北京“面的”已達到3.5萬多輛,占北京出租車總量的51%。當時,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只要有汽車的地方,都有“面的”在行駛,成為京城百姓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但是伴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面的”的舒適性已經不能滿足城鎮居民的需求,而其安全性也很難得到保證。相比于后來的夏利等轎車型出租車,“面的”的適用性越發顯得不足而小貨車加入出租車行業也為搬運大件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由于技術的不更新,“面的”的尾氣排放也愈發難以達到城市環保標準,因此曾經風靡一時的“面的”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私營公交拉客專用詞:有大座
和“面的”同時代的還有一種代步工具叫做私營小公共,當時“往里走往里走,馬上開,有大座”的拉客聲現在仍舊能夠縈繞在耳邊。當時由于政府經營與公私聯營的公交線路不足,于是很多個體車主通過繳納一定“份子錢”的形式運營一些偏遠的線路。這種車完全自負盈虧,所以搶客就成了必然。“有大座”和“馬上開”就成了拉客最有利的手段,不過騙上車后啥時走就不一定了。而這種車由于運力不濟,而且安全誠信無法有效保證,在大城市已經逐漸被正規公交車代替,而在一些偏遠的鄉鎮,我們或許還能看到這些“有大座”的小公共。
充滿藝術的MPV:子彈頭車
子彈頭是什么車?大家可能在路上看到后會立即說出“這就是子彈頭”,但是讓大家給下一個準確的定義確實不太容易。在編輯部內部討論中,就給出了包括雪佛蘭、龐蒂亞克、道奇和豐田普瑞維亞在內的多款車型。但是根據資料,其實子彈頭車僅僅是國內對80年代MPV車型的一個統稱。
上世紀80年代以后,克萊斯勒汽車公司道奇分部和順風分部先后推出了“商隊”(Caravan)和“航海家”(Voyager)兩種新型汽車。這兩種汽車以轎車外型為原型,但其車身造型卻是在小型客車(面包車)車型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發展的結果。這種車既有轎車的造型風格、操縱性能和乘坐感覺等特性,又具小客車的多乘客和大空間的優點,成為集商務、家用和旅游休閑等功能為一體的多用途車。由于這種車的造型酷似子彈頭,因此,在我國,人們將其俗稱為“子彈頭型”汽車,而在國外,消費者則將其稱為“蛋形造型”。后來由于大眾審美以及對安全性的考慮,子彈頭車輛逐漸演變為現在MPV的形式,而不再是子彈頭形狀。
學車中的兩腳離合法:踩摘轟踩掛
“踩摘轟踩掛”乍一聽像是個繞口令,老司機在學車時大多都在駕校學過這句口訣,也有人學的是“踩摘抬轟踩掛”,其實意思是一樣的。“踩摘轟踩掛”也有個聽起來很專業的學名——“兩腳離合換擋法”,不過很多駕校教練和學員仍然喜歡使用更形象的五字口訣“踩摘轟踩掛”。這五字口訣是過去學習“130”“大解放”等貨車時,練習車輛減檔的方法。五個字分別對應的是“踩離合器、摘空擋、(抬離合器)、轟油門、踩離合器、掛低速擋”。在那個一輛車6-8名學員的時代,每個學車人員在摸車的前兩天都要背熟這個口訣,如果您要是練不熟,那基本是不可能通過最后路考那一關的。
為什么換個檔要這么繁瑣?可能很多司機都曾經有過類似的問題。原因主要是當年駕校使用的教練車大多是貨車,所以必須在摘擋后轟一腳油,使發動機轉速和變速箱轉速同步,才能保證換擋順利。隨著駕校車輛的更新,同步器逐漸成為了標配,所以也就不用再轟那腳油門,并且兩腳離合也逐漸簡化為一腳,而這句當年在司機中非常流行的口訣也逐漸被人淡忘。
現在很多年輕的司機根本沒有聽說過“踩摘轟踩掛”,駕車的簡單化也慢慢變成趨勢。不過仍然會有很多老司機會時不時提起這個口訣,順便回憶一下當年自己學車時的趣事。
一個時代轎車的烙印:普桑
普桑作為普通桑塔納的簡稱曾經十分流行。桑塔納作為大眾帕薩特的祖先可以說是人盡皆知,但是這款內部編號為帕薩特B2的車卻在中國被發揚光大,以至于人們提到轎車第一印象肯定是桑塔納。可能你并不相信,但是國產的第一輛桑塔納是在1985年誕生的,而第一批桑塔納有89000臺是全進口零部件組裝而成。為了區別通過這一代桑塔納繼續研發出現的桑塔納2000,3000,以及桑塔納Vista志俊和全新桑塔納等新車型這一代的桑塔納就被廣大的市民親切稱為普桑。
第一代國產桑塔納配置簡單,別說ABS和EBD,甚至連電動車窗都沒有。但是就是這樣的車賣到20多萬仍舊不愁銷路。1992年,1月28日,上海大眾第10萬輛桑塔納轎車下線,同年4月,桑塔納旅行車上市。也讓國人第一次認識到“旅行車”這個詞匯。在1999年和2000年,上海大眾還基于普通版桑塔納推出了99新秀和世紀新秀兩款車型,而電噴發動機,助力轉向和電動車窗也終于出現在了普桑的配置清單上。而2007款的桑塔納景暢型,目前仍在市場銷售。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因環保而消失:黃標車
不知道大家是否關注過城區主要路面都會寫著“非綠標車禁行”,而黃標車和紅標車正是“非綠標車”的行列。“黃標車”是高污染排放車輛的別稱,是未達到國Ⅰ排放標準的汽油車,或未達到國Ⅲ排放標準的柴油車,因其貼的是黃色環保標志,因此稱為黃標車。針對黃標車開始只是禁止在各大城市主干線行駛,后來由于污染嚴重,逐步擴展到了主要城區禁行,最后逐步擴展為城市內禁行。原有黃標車只能通過改造排氣使尾氣達標,否則只能報廢。
而紅標則是沒有達到規定標準時,給車輛一個月的整改期限所使用的標識,紅標車如一個月后仍整改不達標,則禁止上路。
對于目前的新車來說,基本可以輕松滿足綠標車標準。由于城市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治理汽車尾氣污染的進程也越來越緊迫。由于污染嚴重,目前很多城市已經推出淘汰黃標車的措施,禁止黃標車進入市區,黃標車也開始逐步走向歷史的墳墓。
服務跟不上發展的教訓:奇瑞奇瑞,修車排隊
我們選擇這個詞絕對沒有褒貶某個品牌的意思,主要因為這句話曾經被廣為流傳。在奇瑞汽車剛剛被消費者接受的那幾年,很多最早一批的奇瑞車主都曾經被這句話深深刺中過。而一些曾經想買奇瑞車的車主也被這句話潑過涼水。其實奇瑞奇瑞修車排隊也并不是完全的夸大和抹黑奇瑞品牌,由于當年奇瑞以廉價小車進入市場,逐漸將微型車的市場全部占領。但銷量的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4S店等配套服務的發展速度。因此引來了很多修車、保養難的問題。
隨著不斷努力,現在的奇瑞汽車配套設施和服務逐漸完善,早就沒有了當年“修車排隊”的景象,而這句當年很流行的話也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可以說這句話算是我們汽車自主品牌發展到一定時期的產物,但不斷在挫折中成長,也成就了我們自主品牌不段壯大的成果。所以還是讓我們用包容和幽默的眼光,回頭再來看這句“奇瑞奇瑞修車排隊”吧。
一切為了安全:ABS+EBD
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ABS和EBD的正確完整命名。ABS(Anti-lock Brake System)是防抱死剎車系統的簡稱,而EBD(Electric Brakeforce Dis-tribution)的含義是電子制動力分配。大家可以查查車輛的配置清單,如果你是近幾年買的新車,那么配置清單上一定會有這兩個系統。但是在十年前,這兩個系統可是廠商宣傳的重大噱頭,要知道當時可不是每輛車都有這兩個配置的。
ABS被稱為解放右腳的發明,因為這個電子輔助裝置的應用讓駕駛者剎車時可以直接大力踩下剎車而不需要像以前的車一樣踩下剎車后需要快速并連續的踩剎車防止剎車鎖死。而EBD進一步輔助阻止了車輛行駛中產生的側滑傾向。如今伴隨著ABS和EBD技術的成熟,以及大眾對汽車安全的重視程度加深,ABS和EBD都成為了車輛的標配。
為了加油方便優惠:油本
油本或者叫做加油本這個東西對于私家車可能并不是很熟悉,但是對于企事業單位或者是出租車等常加油的估計對這個東西有所了解。油本是加油站出的一種小冊子,類似于現在的加油卡。小冊子上有加油站所屬公司及車輛所屬的單位/個人名稱,每次加油時加油站都會在小冊子上填寫日期和加油量,然后由持證人簽字確認。而付費方式一般為預付費,類似于現在的加油儲值卡,不過油本存的是油量而不是錢。由于一般存油量較大,所以相比市價會有一定的優惠措施。
伴隨著加油站電子化的改進,以及油價的不斷波動,油本不利于加油站的管理與盈利,伴隨加油IC卡的施行,加油本這樣使用不便捷的物品也像糧票一樣面臨淘汰。目前只有某些大型國企在內部加油站使用。
總結:回顧了這么多的詞匯,我們不禁感慨歲月的蹉跎。這些消失的詞匯中,我們可以看到汽車工業的發展以及人們對用車需求的變遷。如今汽車已經不僅僅是一種代步工具,更多的是融入到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無論對安全還是環保都有了更多的要求,而這些詞匯只能留存在文獻以及我們的記憶中,成為我們茶余飯后的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