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沃爾沃汽車集團正式任命沃爾沃瑞典總部董秘兼辦公室主任袁小林出任沃爾沃中國區總裁。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細節是,在歡迎袁小林加盟沃爾沃中國區的發言中,原本以“沃爾沃中國區負責人”身份示人的拉爾斯·鄧(LarsDaniel-son),也首次有了統領中國區業務的正式職位——“沃爾沃中國區CEO”。
在收購沃爾沃四年的重要節點上,此次人事任命宣告了昔日以沃爾沃中國區董事長沈暉、CEO童志遠、總裁王召興“三劍客”為首的沃爾沃中國區高管團隊徹底變陣。
經濟觀察報記者得知,此次人事變陣實際上是拉爾斯·鄧以CEO身份正式取代中國區董事長沈暉成為中國區業務一把手,袁小林取代王召興成為二把手,接手之前王負責的沃爾沃與政府關系事宜,王召興則返回吉利集團負責政府關系事務。原負責沃爾沃大慶基地的沃爾沃中國區CEO童志遠返回吉利控股集團擔任副總裁,負責吉利臺州基地建設,該基地未來將引入吉利和沃爾沃共同研發的CMA中級車模塊化平臺。
另據熟悉沃爾沃業務的吉利集團內部高管透露,其實此次任命之前,沈暉、童志遠、王召興三人已經回歸吉利,除銷售公司總裁付強外,沃爾沃中國區業務由瑞典總部派駐的拉爾斯等人實際接手,以加強總部對中國區的管控。“袁小林此前是吉利收購沃爾沃團隊成員,收購成功后派駐沃爾沃瑞典總部擔任董秘和辦公室主任,因此和瑞典總部有著比其他中國人更良好的溝通和信任,與拉爾斯相處起來也更加容易,也有利于獲得總部更多支持。”沃爾沃中國的一位內部人士上周向本報記者表示,這可能是老板李書福在用人上施展了新平衡術。
博弈中國區
2010年吉利并購沃爾沃協議簽訂后,沃爾沃中國區很快成立并宣布組建中國區的管理團隊,其中,沈暉為沃爾沃汽車全球高級副總裁兼沃爾沃汽車中國區董事長,負責中國區的生產和商業運營等;童志遠為沃爾沃汽車中國區首席執行官,柯力世為沃爾沃汽車中國銷售公司首席執行官,王召興為沃爾沃汽車中國區總裁。拉爾斯擔任沃爾沃汽車中國區負責工業系統的副總裁,沈峰為負責研發的中國區副總裁。
當時這份名單公布后,就有媒體對人員眾多、架構復雜中國區管理架構提出質疑,認為有“因人設崗”的色彩,沈暉、童志遠、王召興等人均為吉利收購沃爾沃過程中的骨干,收購完成后進行這樣的人事安排無疑是在“論功行賞”。
但吉利集團與沃爾沃中國的人士對此解釋,中國是沃爾沃的第二故鄉,也是沃爾沃重新崛起的重點市場,因此沃爾沃中國區不同于一般跨國公司的中國區,它扮演的是沃爾沃瑞典總部之外第二總部的角色,職能部門更加全面,包含生產制造、研發、采購、營銷、人力資源、財務、法律等眾多職能部門,因此需要多名高管分別負責不同領域,為能夠因地制宜地制定戰略規劃和市場決策。
收購沃爾沃之后,吉利分別成立了中嘉汽車制造(上海)、中嘉汽車制造(成都)和中嘉汽車制造(大慶)公司,作為沃爾沃國產落地前的項目實體,以便同時在多地盡快啟動國產項目,彼時的沃爾沃中國區董事長沈暉、沃爾沃中國區總裁王召興、CEO童志遠分別為上述三家公司的法人代表。三人組成了沃爾沃國產的運作和建設團隊,工作包括處理政府關系、跟進政府審批以及投資建廠。
特別是處理與中國政府關系方面,沃爾沃瑞典總部對政府審批事宜不熟悉,因此在三年前也同意完全放手沃爾沃收購團隊去運作沃爾沃國產項目,僅把銷售業務繼續抓在手里。接任柯力世出任中國銷售公司總裁的施瑞翔,就是瑞典總部從日本調過來的。不過,在日本做得風生水起的施瑞翔在中國并沒有取得好成績。2012年9月,先后負責奧迪、奔馳兩家豪華品牌銷售業務的付強,出任沃爾沃中國銷售公司總裁兼CEO。
隨后,付強的搭檔,原一汽-大眾奧迪事業部銷售副總經理柳燕轉投沃爾沃出任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裁。到今年8月11日,因業績出色柳燕正式升任沃爾沃汽車中國銷售公司首席運營官,除了之前的銷售和市場工作外,還將負責公司戰略規劃和執行,成為沃爾沃中國銷售公司真正的“二把手”。
這意味著,中國人負責中國地區銷售業務這一在跨國公司普遍使用的規則,得到瑞典總部認同。然而,當沃爾沃國產項目通過審批、沃爾沃成都和大慶工廠建設完成后,沃爾沃總部希望工廠生產方面能夠更多由總部做主。在此背景下,原來在審批和國產項目中發揮關鍵作用的沈暉、童志遠、王召興三人不再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上述吉利高管透露,瑞典總部在征得李書福默許后,童志遠、王召興功成身退,返回吉利集團任職。身為沃爾沃中國區董事長的沈暉近一年多都未公開露面,拉爾斯實際上自從去年3月被委任為“中國區負責人”之后,已經是沃爾沃中國區名副其實的一把手。
袁小林的新角色
不過,隨著王召興返回吉利,處理與中國各級政府部門紛繁復雜的關系顯然不是拉爾斯等人所擅長的,沃爾沃中國區迫切需要一位扮演政府聯絡人的角色。誰來擔任這個角色,亦是李書福和吉利方面極力爭取的。
前提是,這個人選必須得到沃爾沃瑞典總部認可和信任。在最近一次采訪中,沃爾沃總部某位高層曾向經濟觀察報記者坦言,袁小林的新任命是沃爾沃全球總裁漢肯·塞繆爾森直接做出的,不需要董事長李書福任命。但顯然,袁小林出任沃爾沃中國區總裁離不開老板李書福的“首肯”。
權衡之下,擔任沃爾沃汽車集團董秘和辦公室主任的袁小林成為了最合適的人選,既是李書福方面派駐沃爾沃的信任人選,又與沃爾沃的全球董事和總裁們有著良好溝通,能有效地貫徹瑞典總部的戰略并執行,同時滿足了瑞典總部和李書福兩方面的用人平衡。
在袁小林的任命發言中,沃爾沃汽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漢肯·塞繆爾森表示:“在拉爾斯·鄧和袁小林的領導下,沃爾沃汽車在中國的業務將進入全面發力的新時期,為實現2020年全球80萬臺銷量目標貢獻力量。”
而前述沃爾沃高層進一步向記者透露,李書福推薦原收購沃爾沃項目的運營籌備組組長張鵬接替袁小林此前的職位。
顯然,李書福希望袁小林加盟中國區和張鵬前往瑞典總部的人事安排,能夠給中國區和瑞典總部搭建一個更好溝通的橋梁,來貫徹沃爾沃在華戰略目標。
但在這一系列人事變動后,瑞典總部委派的外方人選重新掌控沃爾沃中國區,沃爾沃中國區今后是成為四年前描述那樣以本土化人才和本土化決策的獨立第二總部,還是像一般的跨國公司的中國總部那樣的依附者與傳聲筒?對于這一問題,沃爾沃與吉利方面的人士均未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