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與普通版本設計無差別:
在外觀設計上,長軸距版攬勝與普通車型保持了一致,如果僅從正面或尾部根本無法看出其區別,側面也僅僅在前門下方標有一個小小的字母L,但長達5199mm的車身無需任何標示相信也能另路人側目。
相比普通版車型多出來的200mm幾乎通通被安放在了車輛后部,但從側面看,車輛依然保持了較好的車身比例,比較協調,這也要得益于車輛ABCD柱的隱藏式設計。
配置方面同樣與攬勝保持一致,標志性的全鋁車身,不僅減輕車重提升燃油經濟性,還能保證操控。電吸式車門,大尺寸輪轂及SUV專用輪胎等也都配備。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內飾:做工優異用料豪華
內飾方面,與攬勝車型則完全一致,雙色對稱式的設計,大量的真皮包裹,點綴以實木和金屬裝飾件,營造出一貫的豪華典雅的氛圍。
配置上,前后四座都配有座椅加熱通風,前排還配有按摩功能,后排則配有兩個顯示屏讓乘客欣賞音樂視頻等。在中間扶手箱內還配有了冰柜,可以存放飲料等物品。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3空間:后排超大空間
超大后排空間及儲物
車輛的空間自然是加長攬勝的加分項目了,體驗者身高177cm,調整好坐姿,前排頭部可以剩余1拳以上空間;后排得益于車輛超長的尺寸,可以輕松翹起二郎腿。此外,后排還比普通車型多了電動調節的功能,更為舒適,副駕駛還提供老板鍵。
儲物空間方面后備箱容積為909L,并且可擴展至2345L,后備箱依然采用上下分體式結構,并支持電動開啟閉合。后排還設計有一鍵放倒座椅的功能,非常的方便。
4試駕加長攬勝 動力/越野
簡單體驗越野
動力系統相信大家也都比較熟悉,攬勝加長版共搭載兩款汽油發動機及一款柴油發動機,此次試駕的為5.0L V8機械增壓車型,最大功率375kW,最大扭矩625Nm。與之搭配的是來自ZF的8速手自一體變速器,兩者的配合也已經相當的默契。
發動機進氣口位于發動機艙的兩側,通過引擎蓋內側的夾層將空氣引入,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提高車輛的涉水深度。普通版攬勝的最大涉水深度已經到達900mm。
車輛配備了第二代全地形反饋系統,讓長軸攬勝保持了一貫的越野能力,相比第一代系統,增加了Auto模式,可以讓電腦輕松接管車輛。經過越野路面時,可以先抬高空氣懸架至最高,然后選擇合適的越野模式,也可以一直將其保持在“AUTO”讓電腦選擇。雖然更大的尺寸對于車輛的通過角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懸掛升高后依然能應付大部分路面。
掛入空擋,選擇低速四驅模式,車輛的中間儀表盤會顯示車輛的底盤狀態,包括差速鎖的鎖止程度,懸掛的負荷等信息。而如果無人在車前進行引導的話,可以開啟車輛的影像系統,5個攝像頭能提供車輛周遭的情況,幫助通過。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5體驗不同路況
體驗不同路況表現
作為一臺偏重舒適的車型,加長攬勝在全油門起步時,輪胎雖然沒有發生打滑的現象,但較軟的懸掛導致車輛抬頭的現象比較明顯,相比之下剎車時姿態保持的就好一些。
經過非鋪裝路面時,懸掛會過濾掉部分的顛簸,車身依然能保持良好的姿態,駕駛者只需保持好安全的行車速度即可。
在山間小道行車雖然非常愜意,但寬大的車身在會車時還是不可避免的會造成些許困擾。好在通過性較強的攬勝長軸距版即使車輛壓倒了道路外側依然可以很從容的通過。超過3米的軸距對于經驗不足的駕駛者來說也需要時間適應,特別是面對山路的一些較急的彎道,指向略微模糊和整體偏軟的調校需要駕駛者打足精神應對。
而在高速路面,車輛的表現著更好,5.0L機械增壓發動機加上8速變速箱的組合,讓長軸攬勝在擁有充沛動力儲備的同時還能保持較好的燃油經濟性,需要加速時,深踩油門,動力隨之迸發。雖然整體的油門被調校的不那么靈敏,降低了駕駛樂趣,不過這也換來了更為舒適的乘車感受。在高速路上從容不迫的前進,應該是攬勝最為合適是狀態。
編輯點評:攬勝目前定位幾乎沒有正面競爭對手,經過加長之后也更能吸引對空間有著更大需求的國內用戶。這款后排擁有超大空間的車型售價為288.8萬,它擁有極其舒適的駕乘感受、與攬勝幾乎無太大差別的強悍的越野性能,相信還是會有很多金主愿意嘗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