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在自主品牌周邊一直有這么兩句話:微車贏則企業贏;車企過的怎么樣先看看SUV賣的怎么樣。盡管有些武斷,但微型車和SUV對于自主品牌的重要性確實是不言而喻的。于是,更多的品牌開始想到將微型車、小型車與SUV“混合”一把的做法,例如眼前的這輛一汽森雅S80,就是依托其M80車型延伸而來。實際表現怎樣呢?應該說還不錯。
樸實而富有親和力的外觀,車身造型延續森雅M80風格
準確的講,森雅S80并不算一款完全意義上的新車,一方面,其最早亮相于2010年的廣州車展,而眼前的2013款車型只是在外觀裝飾和內飾配置方面加以優化;另外,其車體結構和動力匹配則是來自同品牌下的小型MPV車型——森雅M80。因此,森雅S80的推出,目的很清晰:擴充產品線,穩固森雅M80取得的銷量成績。相應的,S80車型在外觀造型上也就沒有大刀闊斧的改變,繼續務實風格,同時優化了細節。
與M80車型相同,森雅S80車型依舊采用了“四輪四角”設計理念,力求更大的釋放空間給車內乘員。整體造型流暢緊湊,簡潔規整的型面關系迎合了目標用戶對于小型多功能車型的理解。同時,環繞車身下部的裝飾護板提升了一定視覺層次感。
森雅S80與部分競品車型車身尺寸對比 | |||
車身參數 | 一汽 森雅S80 | 長城 M4 | 金杯 智尚S30 |
長×寬×高(mm) | 4148×1680×1740 | 3961×1728×1617 | 4005×1725×1644 |
軸距(mm) | 2655 | 2383 | 2500 |
前輪距/后輪距(mm) | 1405/1415 | - | 1490/1480 |
最小離地間距(mm) | - | 185 | 181 |
整備質量(Kg) | 1160 | 1106 | 1206 |
行李箱容積(L) | - | - | 406 |
制表:鳳凰汽車 |
相比部分競品車型,森雅S80在車身長度和高度上要更優勢,同時2655mm的軸距也讓人期待更多。相應的,在車身寬度方面,森雅S80則要稍遜于對手,不足1.7米的寬度,讓其視覺感受更顯“瘦高”。
相比早前的M80車型和老款森雅S80,2013款新車換裝了可視面積更大的外后視鏡,同時,大燈總成也集成了LED轉向燈,前后霧燈也作為全系標配,夜晚警示效果更佳,而尾燈造型則沒有改變。
圍繞車身的護板裝飾件,提升了視覺層次感,也讓S80相比M80車型更具跨界風格。
同樣與森雅M80車型相同,S80車型依舊采用了前盤后鼓的制動形式,相應的,配套輪胎為玲瓏牌L788型,尺寸為185/65 R15,這款輪胎屬于經濟型產品,更加強調耐磨性和經濟性,單條價格在240元左右。
內飾配置以實用為主,細節處理有提升之處
如圖所示,森雅S80的內飾風格依舊以實用和經濟性為主要訴求,同時在細節處理上加以點綴,以滿足更年輕用戶的審美。而對于一輛售價7萬元左右的小車,我們不必苛求其是否采用了搪塑工藝,或是有多少自動功能,能夠把基礎的易用性做好,就是值得肯定的,具體到功能分區方面,森雅S80并沒有給用戶制造明顯的“障礙”。實用性良好,另外讓人驚喜的是,真皮包裹的三幅方向盤卻是森雅S80全系標配的。
無可例外的,森雅S80的中控臺采用了注塑成型工藝,盡管是非軟性觸感,但整體并無毛邊和粗糙感,同時,裝飾件之間的拼接也讓人沒有太多怨言。
我們試駕的這輛舒適版車型配備了這套支持USB插槽的收音機,盡管沒有中文顯示,但規整的布局讓日常操作沒有生疏之處;稍有不足的,這塊單色背景的液晶屏幕,顯示效果只能算差強人意;另外,如果在機頭上再增加一個USB接口用作充電功能,無疑更加實用。
當然,森雅S80的內飾配置也并非都是那樣美好,包括可直視金屬件的手剎桿、沒有化妝鏡的遮陽板等等細節還是有改進提升之處的,畢竟也是7萬元的產品。
寬敞內部空間值得肯定,第三排座椅很實用
實踐證明,你確實不用擔心一輛以箱式車為基礎的多功能車的空間,事實上,這也是森雅S80的主要賣點,即七人座車型。而對于標準身材的乘員而言,坐在前排、第二排均可以保證充足的頭部腿部空間。
無獨有偶,得益于2655mm的軸距和“四輪四角”設計,第二排乘員也會有不錯的活動空間,并且座椅靠背可小幅調節和分拆放倒。
而7座版車型則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兩個座椅,并提供獨立的安全帶,以及可存放水杯的扶手區。
隨處可見的儲物空間,完全可以滿足日常出行的物品存放,包括水杯、手機、硬幣雜物等等均有專屬的區域放置。
原裝1.5升發動機+4速變速箱,動力感受可圈可點
森雅S80依舊搭載了這臺日本原裝的1.5升 DVVT發動機,數值調校與M80車型完全相同。技術上,這款發動機使用了連續可變氣門正時、薄壁鑄鐵輕量化缸體、偏置曲軸以及更高效的缸體水道設計,以提升其熱效率,兼顧良好性能和低油耗特性,在之前的匹配應用中,這款發動機也得到了廣泛肯定。
曾幾何時,提到某某汽車或摩托車裝配了原裝“日機”幾乎就是高性能高品質的代名詞。之后,大批量采購日本發動機成了諸多自主品牌車的主要動力來源,而隨著國內自主技術研發能力不斷提升,已有越來越多的自主廠商可以生產出比肩合資品牌參數的發動機,那么差距在何處呢?我想技術穩定性不能不提。翻回頭說森雅S80,日常駕駛中,你還是能明顯的感受到這臺1.5升發動機的綜合素質。配合輕盈的油門響應,開合之間,動力輸出恰到好處。
同樣,與之匹配的四速變速箱盡管不算先進,但依舊給人以適度和默契的感受。這種感覺就像你見到了一對很有夫妻相的情侶,或者是志趣相投的朋友,談不上完美,但感受就是那么自然舒適。
相應的,在連續彎道的駕駛路段,這套前麥弗遜后整體橋懸掛就顯得有些綿軟了,同時,受限于輪胎規格以及底盤的綜合因素,其對地面震動的過濾能力也比較有限。
推薦和總結:適合有家庭和小生意的年輕業主
坐在森雅S80的駕駛席上,我想起了第一次接觸森雅車型應該是2009年的事情,那是M80車型,同樣是城市路段試駕,同樣是這臺1.5升發動機和自動變速箱,也同樣的給了我相似的駕乘感受,歷經四年的時間,應該說森雅車型的改變并不多,但環顧市場,競品車型已經給予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從更低的價格到更高的配置。對于廠商而言,想繼續維持產品競爭力,綜合提升車型性價比和品牌認知度是必須要做的改變,而對于消費者,森雅S80適合那些預算基礎不高,有家庭,有自己小生意的年輕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