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款家喻戶曉的家用SUV車型,全新一代奇駿確實讓人等的太久太久了,眼看著以往的競爭對手銷量猛沖,這位“硬漢”卻逐漸成為了小眾選擇,銷量也不盡人意,歸根結底還是粗獷的相貌鬧的,所以在新款中顛覆性的造型設計才會如此備受矚目。
如果說老款奇駿與如今消費者的審美觀念相差甚遠,那么新奇駿的設計可以說正中人們心坎里去了。流線感十足的線條,極富層次感的立體效果都說明了新奇駿向主流風格的轉變。
由于本次活動試駕車分配的原因,我們拿到的是低配車型,不過這也是好事,因為它也是與百姓家庭最為接近的選擇,所以接下來我們將主要體驗這款2.0LCVT兩驅時尚版也就是俗稱的自動“乞丐版”(高配車型體驗會在取得試駕車后奉上,請繼續關注汽車點評相關報道,感興趣的朋友也可通過實拍文章靜態詳細了解)。
新奇駿車頭的新家族臉造型沒有老款直線條那么霸氣,但寬鍍鉻格柵的使用依舊不缺乏力量感。而在造型差異上低配版與頂配區別也非常小,除了頂配一款配備了LED大燈外,其他配置車型均為鹵素,并且全系標配了LED日間行車燈。
另外,高配車型還帶有全景攝像頭,位于“NISSAN”車頭標、后視鏡下方以及尾部,這是低配車型不具備的,但對外觀是沒有絲毫影響的。
雖然新奇駿脫離了老款硬漢的形象,但是依舊有著同級別中出色的210mm最小離地間隙,與大多數200mm未達標的車型相比,在通過性以及越野性能上也具備優勢。
其實從側面設計上要更容易分辨低配版本,首先低配車型沒有配備車頂行李架,輪胎尺寸上也更小一些,造型也有所區別。輪胎方面,采用了規格為225/65R17優科豪馬GEOLANDAR系列,最大的特點就是省油、降噪。
尾部的設計比較中規中矩,加入的鍍鉻裝飾用來增進尾部的層次感,如果說算得上特點的就是尾燈的樣式,內部輪廓由鍍鉻條勾勒,充分領會了國人對鍍鉻裝飾的喜愛之情。
在細節方面有待提升的就是說露不露,說藏不藏的排氣管,感覺總是怪怪的。此外,想要從尾部認出低配車型基本上不可能,因為2.0L排量車型共有五款,所以僅通過“4x4-i”四驅標志來識別,難。
盡管我們試駕的這款為低配車型,但內飾給人的感覺并不會過于簡陋,同時車內在做工與用料上也都表現不俗。車門與換擋桿的皮質包裹、大量鍍鉻和鋼琴烤漆的應用,雖然除此之外大多以塑料為主,但做工上依然保持著細致的工藝。
配置上應該是我們最關心的話題,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是自動擋最低配車型都配備了方向盤操控鍵與無鑰匙進入/啟動系統(手動擋最低配不帶有無鑰匙進入/啟動系統),不過遺憾的是天窗和皮質座椅沒有出現在低配版本中。另外,車身穩定系統與ECO節能模式是全系標配的不必多說了。
全新的儀表盤造型還是很具科技感的,中間彩色行車電腦顯示屏也顯得高級不少。在功能上除了續航里程、瞬時油耗等等常見到不能在常見的功能外,新加入的“底盤控制”系統成為了新奇駿的最大亮點之一,即便是我這款自動低配車型也同樣配備。
ARC主動行駛舒適系統、ATC主動循跡控制系統以及AEB主動發動機制動輔助系統組成了3A公路穩行系統,作用就是自動調節車輛重心,抵消起伏路面所帶來的可能對舒適性的影響,從而提升公路駕駛表現。
第一代奇駿與第二代奇駿是本著實用性為出發點進行考慮的,所以車內豐富的儲物空間一直被人津津樂道,新款奇駿自然也會繼續發揚這一優勢。首先我們能夠看到前后車門手扶箱四周分布的大大小小儲物格,但是老款中控臺上方的隱藏式大儲物盒被移除還是有待商榷的。
另外,后備箱抽屜式的儲物空間也被新的設計所取代,采用隔斷式的方法來提升空間的靈活度,現在你可以將兩個擋板拿起組成上下兩個隔斷,而最內側的隔斷設計了一個同等大小的凹槽,在盛放大件物品時會比較實用。
空間方面,新奇駿的軸距進一步得到了提升達到了2706mm,相比老款增加了76mm,自然在腿部空間上也要強于老款不少。我們請來的長腿妹紙身高1.70米,腿部空間達到了一掌有余,而即便新款車身高度降低了63mm,但頭部依舊表現寬裕,所以如果您對老款的空間表現不太滿意,那么新奇駿應該不會讓您失望。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有意思的配置,新奇駿在頂配車型中配備了車門感應開啟功能,但與大眾的那套系統不同的是它的傳感器被設計到了牌照架的上方,并且需要通過將手伸過去進行識別才會開啟,至于腳能不能識別就只能說聲抱歉了,因為我根本抬不上去。
新奇駿提供了2.0L與2.5L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試駕的這臺2.0L發動機代號為MR20,最大功率110千瓦,最大扭矩為200牛米/4400轉,相比老款最大功率與扭矩分別提升了4千瓦和2牛米變化較小。不過變速器方面匹配了新一代的Xtronic CVT無級變速器,區別在于帶有模擬7速擋位,而老款為6速。
發動機的參數并不突出,再有CVT變速器“攪局”,可想而知搭載2.0L發動機的新奇駿性能表現要更注重、舒適性與經濟性。在初段你幾乎很難找到突兀的加速感,動力輸出線性平穩,直到轉速突破3000轉逐漸復蘇。
當轉速達到3000轉后動力會有一個小爆發,可以感覺到加速感有明顯的變化,在高速上執行超車動作也能較為迅速,不過表現依舊偏于線性,即便調節到手動模式CVT變速器響應積極,可能也不太滿足你太強推背感的欲望,但是一路下來如果看到百公里僅有8.8L的油耗也許就會覺得這樣的表現也沒什么不好。
新奇駿的底盤懸掛調校較老款在舒適性上提升明顯,在經過減速帶時即便不去刻意控制剎車減速,正常行駛通過也能將震動降低到最小范圍,可以說慢速通過機乎可以做到無視震感。
接下來廠家還安排了越野性能體驗的項目,首先簡單介紹一下新奇駿配備的這套四驅系統,與老款相同依舊提供了“2WD前驅模式”、“AUTO智能動力分配模式”以及LOCK四驅三種模式。其中LOCK模式與老款最大的不同是可以實現前后50:50的分配比,相比老款30:70的設計更能適應對特殊情況下的處理能力。
場地中對角的大坑模擬交叉軸通過情況,在車輛左后與右前輪掉入坑內后,210mm的最小離地間隙起到了關鍵作用,而在脫困過程中電子系統對損失抓地力車輪施加制動,并通過四驅系統將足夠的動力傳遞給有抓地力的一側車輪完成脫困,在這個過程中電子制動系統的介入時間還是比較及時的,在沒有損失太多動力的情況下快速完成了項目。
如果算起來老款奇駿更新換代的產品周期也并不算長,四年一大改基本上是日系車的一貫做法,而讓人們覺得新奇駿遲到的主要原因還是市場變化逐步加快,這也就需要廠家在更新換代上更加積極一些,不過就新奇駿這款車型來說,遲來也有遲來的好處,可以更有針對性的對市場需求做出判斷,不論是風格設計上、還是新鮮配置上的增加,當然,我個人覺得外觀設計要更重要一些,因為它總會是敲開消費者心門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