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中國網】2016北京車展,一汽馬自達全球首發了一款轎跑SUV——CX-4,轎跑嫁接SUV,馬自達CX-4一時之間成為車友以及各大網絡媒體關注的焦點。在一片紅海的SUV市場之中,一汽馬自達此番設計也絕對是異類之一,可謂是汽車之中的尤物,無論是身段還是顏值都是非常惹眼。
絕對的尤物,非凡的魂動設計
說到馬自達的魂動設計,自然不在話下。CX-4前臉依舊采用了這種家族的魂動設計,只不過看上去更加張弛有度,也更年輕更運動。在造型設計上有人說CX-4是將昂克賽拉車上上半截與CX5車身下半截做了元素融合,然后加上懸浮式車頂元素,其實筆者倒覺得無論什么元素組合,只要消費者喜歡就是成功的設計。不過最有看點的還是此次CX-4的車燈設計,在保證其功能性的前提下,將車燈占用面積降到最低,并且大量使用了LED光源,讓車燈看上去犀利之中流露出些許嫵媚,煞是漂亮。
車身側面可以看到順滑的走線以及掀背化的后尾,加上19寸輪轂,竟然覺得有那么一點像是捷豹,這種設計的確是讓車更加突出了運動和轎跑,只是這樣一來就會犧牲掉側面窗戶以及開門度,未來消費者在買與不買中自然也會因此糾結,但是有舍就必有得,就如同將后排高度拿給尾部長度,寬度與高度取舍之中得到的是一氣呵成的全車外形。
不管怎么說,馬自達創新成果之下的轎跑SUV依然博得了很多人的喜歡,尤其是那些追求時尚與新鮮感的年輕一代,CX-4絕對可以帶給他們想要的運動、激情與活力。
關于空間的那些事 其實是情有可原
空間一直是不能不談的短板,尤其是后排。其實前排空間沒啥可挑剔的,低矮的座椅搭配抬高的副儀表板其包裹性非常好,座椅靠背的尺寸也足夠高大,對于駕駛者而言只要進入駕駛艙就能產生足夠的駕駛欲望。同樣是取舍問題,,CX-4在很大程度上照顧了駕駛者的駕駛感受,從而有些忽略了后排空間表現。
說句實在話,CX-4后排的確不適合長期乘坐,且最好把它當作四個人的座駕,因為第五個人真的乘坐不舒服,且旁邊的乘客乘坐也不舒服。其實這樣的后排表現完全是因為外形,溜背設計以及為了保證線條很好的勾勒出運動感,加之側窗面積不大,讓我們的視覺感官略感到壓抑,感知上空間也會覺得非常狹小。說到底購買CX-4的也絕對不是奔著空間去的,最吸引人的還是馬自達人馬一體的超強駕控,還有那份依舊好開與順滑的品質。
定位小眾 機遇與挑戰并存
由于CX-4定位為轎跑型SUV,那么這款車注定受眾要比普通的緊湊型SUV要窄一點,因為家用為主的消費者對大空間是剛需,所以極有可能與這款車無緣。但是定位小眾在一片紅海的SUV市場或許并不是什么壞事,也可能是個機遇。定位小眾,目標客戶則更精確,市場之中不乏這樣的成功車型,比如甲殼蟲,又比如MINI,銷售也都不錯。
未來,CX-4鎖定的目標群體必定是80、90的年輕消費者,他們關注駕駛感受,喜歡愛我所愛,且后排空間基本可以忽略,而這些群體如果一眼看到CX-4就會感覺這就是他們的菜,這就是他們想找的座駕,那么CX-4也就成功了。
綜上所述,對于一汽馬自達來說,CX-4是一款新的支柱車型,自然一汽馬自達對它也賦予了厚望。單看這款車,外觀自然是漂亮,且擁有很棒的駕駛品質,好開、順滑,無論是城市道路還是山間土路,它都可以完美勝任。至于能否叫好又叫座那還要看市場反應以及消費者給出的最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