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風S5是我的老朋友,兩年前我就是駕駛著瑞風S5從北京出發,前往內蒙古的克什克騰旗進行產品測試。如今,這個老朋友已經發展到第二代產品,我有幸駕駛著它再次進行我們的發現最美海岸線活動。
前幾年自主品牌在車輛設計方面是絕對的短板,馬馬虎虎的拼湊總是讓人提不起興趣。近兩年,這一情況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眾多自主品牌開始在車輛設計方面逐漸有了品牌辨識度意識,同時車輛的設計也更加的成熟,對于細節的處理更加考究。可以說,這次參與活動的所有自主品牌車型都有著不錯的內外設計,而且差異化很強
先來看看第二代瑞風S5(以下簡稱瑞風S5)的外觀。它的外觀較老款車型相比調整幅度比較小,主要的變化集中于進氣格柵處。加大之后的進氣格柵看起來更加夸張,幾乎占據了整個前臉部分,擴充的格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水箱的散熱效果,并且“大嘴”造型也是時下比較流行的造型,我認為這部分的調整很成功,讓瑞風S5看起來更加貼近目前大眾的審美。前保險杠兩側的霧燈組也有所變化,長形的設計要比老款車型的圓形霧燈看起來更加的精致。新車的前大燈組也做到了與格柵相連,增強了整體性,新車還配備有LED日間行車燈。
它的內飾相比老款車型沒有變動,不過我認為這樣的內飾設計確實已經不錯,下一步江淮要做的就是加強內飾的品質,提升操控按鍵的質感。
不能否認的是,同行的其他自主品牌產品設計也很出色,像在銷量上一直獨領風騷的哈弗H6,“紅藍標”戰略之后的哈弗H6更加具有自己的個性。當然還有江淮汽車的勁敵長安CS75,很多消費者都喜歡它夸張的“CHANGAN”大標,對于這點我持保留意見。紳寶X65算是后起之秀,作為北汽進軍SUV市場的一大法寶,它的設計非常有紳寶系列的特點,我最喜歡的是它車尾向外折起的效果,擺脫了圓滾滾的設計結構,棱角分明。比亞迪S7的內外都能夠找到些老款雷克薩斯RX產品的意境,不過意境之外就是比亞迪自由的發揮,不管怎樣,最終S7的產品效果很到位,不僅不容易讓人看出模仿的痕跡,還充分的展示了比亞迪再升級的才能。
還是先來說說江淮,瑞風S5搭載的1.5T發動機在排量上并沒有占得多大的優勢,但是廠家將其動力參數標定的比較高,通過數據表可以看出,瑞風S5搭載的1.5T發動機動力參數直追紳寶X65上搭載的2.0T發動機,甚至在扭矩參數上江淮的這款1.5T竟然超過了紳寶X65的2.0T。標定如此之高的發動機再加上6MT的協同,可以說是如虎添翼。在起步階段,1.5T發揮出了低轉速高扭矩的特性,在松開離合器的瞬間,瑞風S5彈射出去,此時可以感受到強烈的推背感,寬泛的最大扭矩輸出平臺可以讓瑞風S5在1擋持續的沖刺到4500rpm,升擋之后,瑞風S5持續迅猛狀態,這種狀態一直保持到沖線。總結來看,瑞風S5在這項測試中之所以取得勝利,與幾點有關:第一,它1475kg的整備質量在所有車型中是最輕的,再看最重的長安CS75,它的整備質量已經達到了1640kg,相當于在S5里面多承載了3~4名成年人的重量。另外,MT的變速器起到了很好的動力傳遞作用,相比AT變速器,MT變速器沒有損失動力。第三點瑞風S5的1.5T發動機真的非常出色,動力參數標定較高,表現出了小排量大動力的效果。
搭載2.0T發動機的比亞迪S7獲得了第二名的成績,確實,2.0T發動機實力不容小視,畢竟排量更大,動力參數更高,雖說廠家沒有給出這款車型準確的整備質量,但是通過它相對龐大的車身來看,這款車型的整備質量肯定要比長安CS75要高,當然這也只是一種猜測。拋開它的車身重量這一環節,它的動力輸出確實要比其他參與評測的車型高出很多,追平很多合資品牌搭載的2.0T發動機動力參數,更寬的輪胎為其動力提供了更強的抓地力。但是神秘的車重參數是它的問題。
哈弗H6與紳寶X65的成績非常接近,不過這兩款車型搭載的發動機排量并不相同,哈弗應用了與江淮S5一樣排量的1.5T發動機,而紳寶X65搭載的是與比亞迪S7相同排量的2.0T。變速器形式相同,都是6AT變速器,當然這是哈弗H6 1.5T車型首次搭載6AT變速器,也是剛剛上市的產品。為什么2.0T的紳寶X65會敗給1.5T的哈弗H6,原因很簡單,就是紳寶X65的渦輪延遲時間以及起步加速時自動變速器動力傳遞拖沓。每次起步轉速本來保持的非常不錯,但是在松開剎車的瞬間,發動機轉速急速下降,就像是前一陣的股票大盤,急跌,跌的讓人著急。這段延遲時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整體加速時間。相比之下,哈弗的1.5T發動機換裝6AT之后,并沒有出現特別明顯的動力損失,它的渦輪啟動速度也很迅速。
長安CS75搭載了2.0NA發動機,你可能會問為什么沒有選擇它的1.8T車型參加評測,原因有兩個,一是試駕車問題,我們所能夠找到的試駕車只有2.0NA車型,另外一個原因是CS75是它的主銷車型,當然,其他評測的車型也都是主銷車型。在動力壓榨方面,NA發動機自然落后于渦輪發動機,還有上文中提到過的整備質量問題,使得長安CS75落后于其他產品,不過還好MT變速器在一定形式上彌補了NA發動機的不足,但最終也逃不過墊底的命運。
5款車繞樁測試的排名與200m加速測試的排名完全相同,這個情況再次與我們的預期有些差距。別看瑞風S5外觀相對柔和,從外觀給人的運動感覺來看,它并不是最突出的,但是在做繞樁測試時,瑞風S5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一面。它方向盤的指向性很明確,給駕駛員的方向信息充足,有些人可能認為電子助力系統在一定程度上會將路感模糊,但是在瑞風S5這輛車上我完全沒有感覺到路感有任何的缺失,相反它的轉向系統給人的感覺是非常細膩。伴隨著每一次轉向,瑞風S5的底盤體現出了優秀的整體感,其中懸掛對于車身左右擺動的抑制效果非常出色,在5款測試車型中,瑞風S5在繞樁時的車身姿態保持的最為穩定。
三款采用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的車型有著共性,就是轉向力度非常沉,從繞樁感受來看,比亞迪S7與哈弗H6非常相似,這兩款車都是在前半程中的穩定性較好,但是到后半程中就會出現明顯幅度的車尾外滑情況,感覺后輪循跡性稍差,而且這兩款車的底盤整體感沒有瑞風S5做的那么出色。紳寶X65的轉向在所有車型中可以說是最沉的,但是這種沉重的轉向并沒有讓它在繞樁測試時表現得多么強悍,原以為沉重的轉向可以讓它有足夠的路感,但是情況不太樂觀,當繞過第一個樁桶之后,它的轉向就已經出現了模糊的感受,根本摸不清到底轉到了哪里,所以就造成之后的樁桶需要連續的動態調整,這只是之一。更嚴重的情況是紳寶X65的車身在轉向時顯得非常笨重,將SUV的“風采”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輪胎也沒有能夠提供充足的抓地力,所以轉向不足與轉向過度會前后腳出現,糟糕的表現持續到沖線。
長安CS75礙于動力的不足以及過重的車身,還是得到了最后一名的成績。電子助力顯得輕盈,不過指向性一般,沒有瑞風S5那種很好的細膩程度,懸掛對于車身重心的快速轉移還可以應付,不過即使沒有出現紳寶那種明顯的側傾,它也沒有能力倒數第二。
消費者買車需要的不僅是專業的數據,一款車在日常駕駛和使用時是什么感受對于他們來說更加的實惠,而且在日常駕駛時我們更多的應該考慮到一款車型的舒適性如何,還有它的乘坐空間、車型配置、綜合油耗等方面。下面,我們就來說說生活中它能給我什么。
采用6MT的瑞風S5在日常駕駛時可以說讓我得心應手,6MT變速器可以根據不同的路況自主選擇駕駛員認為更加合適的擋位,這是手動擋的一大優勢。缺點當然也存在,就是面對擁堵的路況時,會讓你的左腳和左腿很累,另外,它的離合器結合點位置偏低,基本上向上抬起一點點距離,離合器就會結合,我也很正常的在起步時出現了熄火的情況。其實這個問題我在駕駛它的第一代車型時就發現過,現在來看這個問題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它的擋位比較清晰,而且有明顯的吸入感,行程也比較適中,整體的手感讓人滿意。各擋位的尺比合理,在城市中駕駛3、4擋可以作為很好的中速擋位,如果路況較好,可以選擇5擋或者6擋。當然,它的6擋最適合的情況就是高速巡航,此時可以保證出色的燃油經濟性。經過數百公里的測試(車內乘坐3~4名成年人),我們得出的瑞風S5的百公里油耗為9.9L,這種負載油耗我認為還算是能夠接受。
舒適性方面來看,瑞風S5的懸掛雖說偏硬,但是這并沒有太多影響它的乘坐感受,它的座椅軟硬度居中,相比比亞迪S7柔軟舒適的座椅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它輕盈但不丟失太多路感的方向盤非常適合日常駕駛,原地打方向的動作不用太費力,這就是電動助力的好處,相比那三款使用液壓助力系統的車型,駕駛這款瑞風S5你會感受到幸福。
自主品牌產品在配置方面一直是強項,瑞風S5也不例外,它的主被動安全配置非常豐富,除此之外,還有坡起輔助、陡坡緩降功能。其中坡起輔助功能對于手動擋車型來說更加實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手動擋車型在坡起時操作的復雜性。如果說在配置方面的不足,可能也就是瑞風S5的高配車型沒有搭載360度全景攝像頭,像紳寶X65以及比亞迪S7都配備了這個看起來非常高端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