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中國網】想買中端合資SUV的朋友一定拿奇駿、CR-V和RAV4做過比較,這三款車在SUV市場作為競品存在的同時也暢銷國內,那么奇駿、CR-V和RAV4為什么能成為中國SUV市場的“鐵三角”呢?
搶占市場與品牌基礎
影響力國內SUV市場的初溫應該是2004年CR-V上市帶起來的,該車型以其發動機技術、車內空間及新穎外形而廣受歡迎。此后五年間同價位的奇駿和RAV4等車型“扎堆”面世。由于本田、豐田和日產在國內的口碑,這三款車型一經面世銷量就遠超其他同級別SUV。
消費主體的變化
在上述三款車型熱銷的幾年里,也是國內車市消費主體發生變化的時間段——以三廂轎車為首選的上代消費者無論從購買力和購車意識都已是強弩之末,相反的年輕一代消費者則更熱衷于對新鮮事物的探索,這時候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動力性能都很新穎的SUV應運而生。
高品質是硬道理
太多的人在罵“小日本”的同時還開車中日合資的車,甚至在一些特殊時期冒著被砸的危險也要從這三款中選一款,這正是上述三款車的高品質決定。不僅僅是看中經濟性,日系車在推出SUV的同時對可靠性和舒適性也做了很大提升,這就弱化了德系的途觀、韓系的ix35以及美系的昂科拉等車的優勢。
以人為本
人買車無非就是買個舒心,日本車企在看中中國SUV市場巨大的同時并沒有急于推出產品,而是在中國用戶的駕駛習慣、購買心理甚至家庭成員構成等方面下足了功夫。而另一方面,日本在制造汽車時也無不融入了“工匠精神”,我們在愛國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日本人做事的嚴謹,正是“以人為本”才最終實現了當下中端SUV市場“鐵三角”的局面。
我們的自主品牌是否該從中學到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