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田展臺是唯一一家集全了燃油車、HEV(混合動力)、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EV(純電動)和 FCEV(氫燃料電池車)車型的展臺。" 在接受 " 華山論劍 " 采訪時,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董長征如是說。
的確,在上海車展豐田汽車展臺上,除了備受關注的凱美瑞和亞洲龍等走量車型外,還有眾多新能源車型,包括全球首發的量產純電動車—— C-HR 和奕澤的 EV 車型,明年將在中國率先上市;首次在中國市場的亮相全新 RAV4 榮放雙擎、埃爾法雙擎和威爾法雙擎車型;以及共享移動出行平臺 e-Palette 等概念車。
有人說,2020 年才上市,是不是保守了些?畢竟,在這次車展上,我們看到了已經公布預售價的奧迪 e-tron,年底將上市的奔馳 EQC,還有明年國產上市的寶馬 iX3 等豪華品牌電動車,還有包括蔚來、威馬、小鵬、博郡等數十家新創造車企業推出的純電動車車型。
但其實業內人士都知道,豐田在新能源領域有著深厚的技術積淀。早在 1997 年,豐田就推出了混合動力車普銳斯,截至目前,豐田電動化(包括混合動力車)車輛全球累計銷量超過 1300 萬輛。
" 目前 EV 車型雖然在全球是熱點,但實際普及量并不高,我們認為今后 10 年是普及的好時機。" 豐田汽車公司副社長吉田守孝表示,本月初,豐田正式對外免費開放混合動力車相關技術的約 2.374 萬項專利,包括發動機和電池等核心零部件,希望通過此舉,減少碳排放,同時擴大規模、降低成本。
這一切都說明了,豐田汽車 EV 車型的推出,只是一件 " 水到渠成 " 的事情——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在最合適的時機,出現了。
多條路線并舉背后的技術積淀
由于有補貼和牌照的激勵,過去幾年里,國內涌現出很多的電動車企業,傳統車企一股腦押寶電動車的也不少。然而,隨著補貼退坡,不少車企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
但豐田從不跟風,在技術路徑的選擇上一直有自己的判斷和堅持:從混合動力 / 插電式混合動力到純電動、再到氫燃料電池車,多條路線并舉,應對不同用戶的多種需求,實現產品在不同階段都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 去年李克強總理參觀豐田的時候,豐田章男社長介紹了 e-Palette、FCEV 和自動駕駛等技術,去年首屆進口博覽會豐田也把這些技術帶到了現場。" 董長征表示,豐田上海車展的展臺也再不是傳統汽車廠商的展臺,而是實現 mobility for all 的 " 移動服務提供商 " 展臺,這些技術都會在明年東京奧運會上得到應用和推廣。
事實上,從量產混合動力車普銳斯到現在,豐田汽車在普及 " 電動化 " 的道路上從來沒有停止過。從混合動力車 HEV、外插充電式混合動力車 PHEV,到電動汽車 EV、再到氫燃料電池車 FCEV,豐田汽車一直在按照自己的節奏,穩步推進 " 電動化 " 的進程。
從技術層面來看,EV 車型的技術門檻其實要低于 PHEV 車型,豐田汽車要完成混動和純電兩個層面技術的過渡并不難。在口碑方面,豐田汽車作為一個傳統強企,在市場中一直具有不錯的用戶口碑,同時,豐田汽車的混動車型在市場中累計了諸多用戶,這也為純電車型的推出奠定了用戶基礎。
所以,純電動版的 C-HR 與奕澤還未上市,就備受期待。
我們發現,豐田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的計劃并沒有因為政策的改變而發生改變,其是通過對自身技術累計程度來判斷進入市場的時機,這是一個成熟的車企所展現出的穩健和其對自身定位市場的通透理解。
開放、合作將推動產業鏈發展與共贏
在車展前期,豐田汽車宣布將于今年年底之前,開放油電混合動力汽車方面擁有的相關專利。開放專利技術是豐田汽車的一小步,卻是汽車行業發展的一大步。
豐田汽車方面表示,如有需要提供技術支持的企業可向豐田汽車提出申請,雙方協商后即可簽署和約,這項專利技術的開放將于 2030 年結束。
就當前新能源技術的發展來看,豐田汽車的混動型技術在全球范圍內領先。相對于純電動車和燃油車來說,混動車型綜合了兩者的優勢,節能環保的同時又擁有哼唱的續航里程,再造車成本上也比純電動車型。豐田汽車開放這一專利后,將于多家企業合作,一方面繼續優化自身的混動技術,另一方面也能更有效地將混動技術進一步推廣。
正如我們所知,任何一家車企的技術都是保證其利于市場不敗之地的重要保障,更何況是豐田汽車行業領先的新能源技術呢?那豐田汽車又為什么愿意將這項技術無償化呢?
面對這樣的疑問,豐田汽車公司副社長吉田守孝表示:" 豐田一直認為新能源車只有普及才能為環保做貢獻,在此理念下豐田 1997 年推出混合動力車普銳斯,之后又推出越來越多的電動化車型。新能源車的增加對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所以豐田在努力推動新能源車的普及,而且豐田是個開放的企業,通過開放核心電動化技術,可以讓更多車企共同活用,一起為環保做貢獻。"
另外,這并不是豐田汽車第一次開放有關于新能源汽車的專利技術了,在 2015 年豐田汽車就在全球范圍內開放了 5680 項有關燃料電池技術的專利。有資料顯示,1992 年,豐田就啟動了對氫燃料電池車的探索與研發。
在 2014 年,豐田正式發布全球首款量產燃料電池轎車 "Mirai",這標志著豐田在氫燃料領域具有了一定的基礎,并保證了其在該領域的領頭羊地位。據悉,想要加滿整個氫氣罐,Mirai 只需要 3~5 分鐘,可以滿足 600km 的續航里程,這就有效地解決了用戶在用車時的時間焦慮。
2017 年豐田首款量產氫燃料電池車 MIRAI 開始在中國道路環境下進行實證實驗。2018 年,李克強總理參觀豐田汽車北海道廠區,就豐田汽車的氫燃料以及各項高科技研究成果展開討論。
據了解,豐田汽車在全球大力推廣的氫燃料汽車 MIRAI 的年銷量在 3000 輛左右,由日本市場和歐美市場消化。對此,豐田汽車方面表示,它認為 FCEV 是 " 終極環保車型 "。當前,包括 FC 柯斯達在內,氫燃料電池車型的引進工作也在討論進行中,最終將陸續向中國用戶公布。
此外,豐田汽車表示,氫燃料電池技術不僅用于小型汽車,同時也廣泛應用于大型巴士、家庭用氫燃料電池等產品和領域。在 2020 東京奧運會 / 殘奧會上,豐田除了提供氫燃料電池車(FCEV)"MIRAI" 作為賽事官方用車以外,還將通過燃料電池巴士 "SORA"、燃料電池叉車等工具,為整個賽事提供支持。
結語
在這次的上海車展上,豐田汽車展臺以全方位的電動化產品矩陣以及未來移動出行服務平臺向外展示這些代表著未來汽車行業技術發展路徑,迎來了外界諸多目光。
根據銷量顯示,去年全年,廣汽豐田零售銷量超過 58 萬輛,同比增長 32%,而一汽豐田全年累計銷量超過 72 萬量,同比增長 4%,是去年難得出現銷量增勢的車企。所以 2019 年年初,豐田汽車宣布目標銷量為 160 萬輛并不令人意外。
一直以來,豐田汽車都在向外釋放一個訊號:銷量不是最終目標,產品力的提升才是關鍵所在。近年來,包括新上市的亞洲龍,以及即將上市的拉羅啦、雷凌等等,都在油耗和性能方面有顯著地提升。
豐田汽車一直以來的造車哲學和理念是符合汽車行業發展規律的。無論是豐田汽車的現在還是未來,都是值得我們去敬畏的,也是值得行業去學習的。尤其是在如今市場遇冷的階段,豐田汽車的沉著冷靜,是非常難得的。越是 " 慌亂 " 的時代,車企越應該沉下心來做技術,提升產品實力來平穩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