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11月的首屆進口博覽會后,在昨日開幕的上海車展上,大家又可以親眼去看看豐田的e-Palette概念車和e-Calm系列產品了。
記性好的朋友應該記得,e-Palette是在2018年初的北美車展上,隨著豐田章男的一句“我想把豐田從一家汽車公司轉型成一家移動出行公司”而與世人見面的;隨后,這套由e-Palette、e-Calm等產品組成的豐田最新移動出行概念,也在過去一年里多次亮相。
或許是因為一直以來,這套出行概念總是如影隨形地與豐田的轉型捆綁在一起,以至于大家會單純地把它理解為豐田的轉型方向和措施,它的誕生仿佛只是這個企業、這個品牌的發展所需,就像車企展示一臺概念車一樣,沒什么新奇的。
也正因如此,大家往往忽略了其背后更深遠的意義——豐田對未來社會發展的思考。
對社會發展的思考決定企業發展的方向
被譽為“經營之神”的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曾說過,“順應社會的潮流和事物的關系,才是企業得以發展的方式。”
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一直帶動著企業的齒輪同步前進,而企業發展過程中所走的每一步中,也包含著對自身和社會未來發展的判斷和思考。社會和企業之間的相輔相生,一直如是。
汽車剛出現之時,完全談不上安全。但當人們意識到汽車安全的重要性、當企業察覺到人們安全意識的提高時,便推動了對汽車行業對于安全性能的研發。
比如,汽車剛出現的時候,駕駛艙甚至是裸露在空氣中的,談何安全?但隨著汽車工業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安全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企業也開始重視用戶所重視的汽車安全問題,由此開啟了汽車安全性能研發的漫長歷史——先是促進了汽車被動安全的提升,如安全帶、安全氣囊的出現、車身剛性的提高等,后來更催生出主動剎車、車道保持等主動安全系統,交通安全也逐步向“0事故、0傷亡”的愿景邁進。
又比如,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汽車減排也被提上日程。環保法規在收緊,車企也在節能減排上各顯神通,從過去燒煤、燒油,演變到如今充電、加氫。20年前,豐田從傳統燃油車轉向油電混動,也是基于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等社會現狀做出的戰略調整。
能實現自動駕駛、零排放的e-Palette,是豐田在對社會老齡化、環境問題、交通安全等社會課題進行綜合思考后得出的移動出行方案之一。
再比如,隨著醫療水平的提升,人的壽命也越來越長,社會老齡化現象也越發突顯。自動駕駛的出現,一方面是為了提升道路安全,另一方面也是讓行動不便的高齡人群自由出行變成可能……
交通安全、環境問題、人口老齡化,這些都是世界各國正面臨的社會課題;而對于像豐田這樣一家正處于轉型階段的全球性車企而言,這更是繞不開的關鍵話題。
所謂世界觀決定方法論。如何讓出行變得更安全?如何讓汽車排放更清潔?如何解決老年人出行問題?從企業給出的答案中,就能體現其對自身未來發展的定位,以及對這些社會課題的看法和思考。
將對社會課題的思考融入移動載體
在本屆上海車展上,豐田帶來的三款概念產品——e-Palette、e-Calm01和e-Calm02,就展示了他們對未來移動出行方式、人口老齡化等社會課題的一些想法。
e-Palette最大的特點就是能適應各類服務場景,可按照分享乘車式、酒店式、零售式等服務伙伴的不同使用需求,搭載各類設備。
e-Palette,之前我們也介紹過很多次,正如它的名字“調色盤(Palette)”一樣靈活多變:它共有三種不同尺寸可選,采用低底盤、箱式無障礙設計獲得寬敞平臺的車內空間,可根據不同使用需求進行行李艙數量、尺寸上的自由搭配。
e-Calm01是一款能和醫療機構互聯的移動工具,它可以幫患者預約掛號,在移動過程中幫患者進行血壓、心率檢測,并將這些數據信息提前發給醫院,從而有效提高了就醫效率。同時,e-Calm01還可以用于運送藥物和食品等。
e-Calm02則是一款被豐田定位為“共享出行工具的終極目標”的產品。用戶只需要通過一個按鍵,就能享受定制的個人空間,人們能在其中移動辦公、休閑放松甚至跑步鍛煉。e-Calm02的車艙容積僅4立方米,可輕松穿過車流,有效緩解交通擁堵。
從這三款展品中,不難看出它們身上的共同特質——它們強調得更多的,不是汽車本身擁有多出色的性能,而是在社會服務中能提供多少種可能。
或許很多人會感到不解:作為一家車企,明明把車做好就算完成本份了,但豐田為何還要去插足醫療康復、乘員守護這些跟提高汽車性能和質量毫不相關的領域呢?
事實上,這恰恰說明豐田在一邊向移動出行公司轉型的同時,也一邊在思考社會問題和企業發展的關系。宣布轉型為“移動出行公司”的傳統主機廠不止豐田一個,奔馳、寶馬等都提出過命名類似的概念。
只不過,后者對”移動出行服務”的理解,還局限于共享租賃之流,目光還停留在汽車這個單一領域上,對依靠汽車連接的其他社會服務場景,他們并沒有作更深入的介入。而豐田卻是少數能將移動出行思維延伸至融入社會服務的車企。
目前不少傳統主機廠對于移動出行的思考,還局限于共享租賃之類,還圍著汽車這一單一產品上打轉。
古往今來,移動出行都只是一個過程,獲取社會服務才是導致人類出行的主要目的。在豐田的未來藍圖中,作為一家向移動出行公司轉型的車企,除了一如既往地把移動出行的載體做好以外,他們還希望借助這些載體,提供更多與出行息息相關的服務,解決更多社會難題。
如何在解決人們出行問題的同時,還能兼顧處理環境污染、人口老齡化等問題?如何把移動出行和社會服務有機結合在一起,用汽車這個移動載體推動整個社會服務體系可持續地運轉下去,從而打造一套更高效的出行方案,為人們提供一個更美好的移動生活?這些正是豐田正在努力的方向。
豐田骨子里的社會服務精神
“上下一致,志誠服務,產業造福社會”,豐田創始人豐田佐吉在留給后人的《豐田綱領》中,第一條是這么寫的。這份《豐田綱領》早已成為歷代豐田人的思想、行為指南。
打開豐田汽車的日本官網,你能輕易在首頁就找到這個企業在環境、社會等方面的行動舉措;
在國內的豐田汽車相關主頁中,“企業社會責任”的分欄更是赫然與“車型”并列出現在首頁顯眼處,這在許多合資車企中都是少見的;
從豐田日本官網首頁關于企業在環境、社會、治理等方面的舉措,都可見豐田對社會發展的參與和思考。
在日本,豐田除了汽車業務外,還運營著醫院,志在將豐田的優勢應用于醫療、看護等領域,貢獻于社會……
豐田紀念醫院
不難發現,這家日本車企在專注于造車的同時,也一直有意識地把提供社會服務融入到自身的發展中。
80年來,豐田人付出的無數汗水,無不是在踐行著先輩“產業造福社會”的箴言。而今再回頭看看,或許就很容易理解,為何豐田的移動出行轉型之路,會走得如此與眾不同了。